快报!快报! 乌克兰对外宣布了! 10月26日,乌克兰官方通报,俄罗斯军队于10月25日晚对基辅发起攻击,使用“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实施群发式打击,并出动62架“先锋”无人机从不同方向协同进攻。 面对此次攻势,乌克兰军队展开拦截,成功击落4枚导弹与50架无人机,但仍有5枚导弹突破防御,精准击中一家占地29000平方米、涵盖仓库、办公楼及生产车间的大型制药企业,该企业是乌克兰最大制药企业之一,更是当地药品核心供应源。 据基辅市军民一体防空司令部发言人波利扬斯基介绍,此次袭击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企业初步经济损失超1亿美元,实际损失或进一步攀升;企业生产线已全面停运,大量药品库存被毁,直接加剧了乌克兰本就紧张的药品供应压力,目前部分药品已出现缺货情况。 乌国内外医药机构正紧急评估库存损毁情况,以应对或将恶化的医疗物资短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袭击虽发生在乌克兰军民一体防空体系持续运转的背景下,此前数天,俄军对基辅及周边发射的大量巡航导弹、空对地导弹,多数被乌方成功拦截,但此次俄军采用“弹道导弹群发+无人机协同”的突袭模式,仍有5枚导弹突破防御,最终造成较重损失。 对于此次行动,俄罗斯方面宣称属于“合法自卫”,理由是乌克兰武装部队对俄罗斯国民实施“恐怖主义行为”,但此次打击直接波及民用设施,已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谴责。另据联合国卫生机构世卫组织预测,到2025年,将有920万乌克兰人需要医疗援助。 在战争的逻辑里,“合法”的边界不该以平民的健康与生存为代价。这家药企的倒塌,毁掉的不只是厂房与设备,更是无数乌克兰人获取救命药品的希望。 当医疗物资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所谓“自卫”的合理性早已站不住脚。国际社会的谴责不该只停留在口头,更需推动切实行动保障民用设施安全,毕竟在生命面前,任何军事目的都不该凌驾于人的基本生存权之上。 各位读者怎么看?欢迎来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