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一语惊人:因为中国,特朗普已经不敢给乌克兰战斧导弹了。藏了半天,特朗普终于再度公然抛出重磅言论:美国其实也和乌克兰一样需要“战斧”导弹!先不说别的,美国这样将自己摆在和乌克兰一样的同等地位上就很值得商榷,因为乌克兰要“战斧”导弹是为了打俄罗斯,美国要“战斧”导弹是为了打谁? 这番言论迅速在全球掀起了热议,人们纷纷猜测特朗普话中的弦外之音。作为美国的远程巡航导弹之一,“战斧”导弹一直是美军在国际舞台上的杀手锏。从以往的行动来它几乎成为了美国彰显军事实力的代名词。这次特朗普的表态却耐人寻味。他一方面表示不想把“战斧”交给乌克兰,一方面又强调美国自己也需要更多“战斧”。在这背后,许多人发现了一种战略方向的变迁。 换个角度想,美国现在的处境的确十分微妙。它作为霸权国家,始终要维持在全球范围的军事威慑力。另国内经济压力、国防资源的分配问题也让它捉襟见肘。尤其是在拜登政府下,“钱、武器、甚至政治资本都在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乌克兰”,加之对抗俄罗斯耗费了大量资源,其他地区自然会感受到美国支持的“减量”。在特朗普这种“一味耗尽资源的帮扶”显然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崛起似乎让特朗普真正感受到亚太区域的压力。中国近年来不仅在区域内军事力量崛起,还在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让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太平洋地区的态势。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的每一个战略选择都变得异常敏感。如果将宝贵的“战斧”导弹大量输送给乌克兰,那么在需要应对中国时,美国自己是否还有足够的武器储备?尤其是在人才和军工产能也面临压力的时候,特朗普显然不愿冒这个险。 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的表态背后是美国安全战略调整的一次试探。他要告诉选民们:自己关注的是美国的核心利益,而不是继续追随拜登政府的乌克兰政策。连普通美国民众都开始质疑,为何为一个遥远的国家不断耗费钱财和精力,而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医疗保障等核心领域却迟迟没有得到改善。在这个问题上,特朗普放话“我们自己都需要战斧导弹”,某种程度上是在给选民吃一颗定心丸,让他们觉得特朗普将摆脱“盲目援助乌克兰”的模式,转而聚焦国内和亚太事务。 至于乌克兰方面,眼下他们在对抗俄罗斯时需要大量帮助,大到资金支持,小到军事装备。可无论是拜登政府还是特朗普都清楚,美国对于乌克兰的支持不能超过某条底线,否则可能引火烧身,将自己拖入比冷战更严重的国际冲突中。这并不是特朗普主动改变立场,而是美国的实际情况让他不得不这样。 也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提到“战斧导弹生产太慢”,一方面是想强调现状,一方面也是试图找到合理的理由拒绝乌克兰。美国的年产量的确有限,而现有的导弹库存多用于自身战略需要。如果在问题尚未解决之前,美国大规模给乌克兰配备“战斧”,不仅是资源上的浪费,也可能被俄罗斯“找到口实”反击。乌克兰的战争已经让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的关系几乎陷入冰点,美国如果进一步升级对乌克兰的支持,就等于间接挑起更大的国际冲突,这是特朗普完全不愿接受的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暗示的“亚太方向”早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在他眼中,这片区域比乌克兰更具战略价值,也更加贴近美国的长远利益。中国的崛起带来的冲击不仅停留在军事上,经济竞争和全球影响力的扩展对美国的挑战才是深层次的问题。战术武器像“战斧导弹”这样的资源,未来很可能更多流向这个区域,而不是欧洲。 所以这次的言论,除了表面上的矛盾性之外,其实透露了特朗普目标的明确性。他已经准备好将重心从乌克兰转移到美国自己,并聚焦亚太方向。这种选择既符合他的竞选风格,也试图安抚国内民众对外交政策的焦虑。至于乌克兰,或许美国会采取另一种策略继续援助,但像“战斧导弹”这样的尖端武器,乌克兰恐怕要做好得不到的心理准备了。 信息来源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