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正在犯下滔天大错!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说,亚洲国家眼看中国被西方打压却保持沉默,这是个巨大错误。 马凯硕这话可不是随便吓唬人,亚洲国家这会儿集体装哑巴,根本就是在给自己埋雷。要知道西方这两年针对中国的动作,早就没了底线,美国在科技领域盯着华为昇腾芯片死磕,又是想全球禁用又是升级出口管制,连其他国家跟中国做先进技术生意都要插一手,美其名曰 “国家安全”,说白了就是怕中国技术真的赶超上去断了他们的垄断饭碗。 贸易上更是层层加码关税壁垒,还逼着盟友搞小圈子,一门心思想把中国从全球供应链核心给挤出去。可偏偏亚洲这些国家一个个都揣着明白装糊涂,愣是不吭声,殊不知他们的经济命脉早就跟中国缠得拆都拆不开了。 先看最实在的贸易数据,2024 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总值都快 7 万亿元了,增长 9%,占了中国外贸总值的 15.9%,东盟还稳稳当着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更是跟中国往来最频繁的三个东盟国家。 更别说中国早就成了全球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亚洲各国的货架上、工厂里,哪样离得开中国的商品和原料?日本政府 2024 年的《通商白皮书》里明明白白写着,1406 个品类的商品超过一半进口额都来自中国,是美国的 2.5 倍,小到笔记本电脑、空调,大到稀土金属、化肥原料,没了中国供应,日本不少产业都得停摆。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数字,暗地里的产业链绑定更是深不见底。 就说西方闹得最凶的芯片打压,表面上是针对中国,可最先疼的却是亚洲自己人。韩国那些靠芯片吃饭的巨头,利润直接跌了 96%,几乎等于白干;台积电盈利也缩水 30%,日本的半导体设备商股价更是拦腰斩断。 这哪儿是打压中国,分明是连带着亚洲半导体产业一起薅羊毛。要知道中国既是芯片消费大国,也是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很多亚洲企业生产的芯片零件都得先运到中国组装加工,再卖到全球。美国一道禁令下来,中国这边订单少了,亚洲上游的零件厂商自然跟着喝西北风,这就跟多米诺骨牌似的,倒下第一块,后面的根本停不下来。 更讽刺的是,不少亚洲国家还在玩 “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 的把戏,以为这样能两头占便宜,其实早就把自己架在了火上烤。越南就是个典型,对华贸易占了外贸总额的 28%,一边靠着中国主导的 RCEP 赚得盆满钵满 —— 要知道这个协定可是覆盖了全球 1/3 的经济总量,一边又偷偷加入美国的 “印太经济框架”,想两边讨好。 可他们忘了,自己能成为耐克最大的生产基地,51% 的鞋类和 31% 的服装都从越南出货,靠的正是中国的原料供应和消费市场。一旦中国被西方挤出供应链,越南生产的那些鞋子衣服,要么缺原料做不出来,要么做出来没人买,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还有日本,一边喊着要 “供应链安全”,一边 1400 多种商品依赖中国进口,比美国和欧洲加起来还多。七国集团里,美国只有 20% 的商品高度依赖单一来源,德国更是只有 10%,唯独日本快到 40%,而且大多指向中国。这就好比家里的柴米油盐全靠邻居供应,却看着别人欺负邻居还不吭声,真当邻居要是垮了,自己能独善其身? 说起来亚洲不是没吃过抱团的甜头,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要是没有中国咬牙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帮着扛住压力,多少国家得被金融大鳄啃得只剩骨头。 可现在西方一给点小恩小惠,不少国家就忘了当初是谁帮他们渡过难关,在西方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时集体沉默,把规则制定权白白拱手让人。 要知道亚洲占了全球 60% 的人口、40% 的 GDP 和过半的制造业产能,要是能一起发声,西方哪敢这么肆无忌惮?可偏偏现在在涉华议题上,近半数亚洲国家要么弃权要么沉默,等于自己缴了械。 马凯硕看得明白,中国现在承受的打压根本不是北京单独的挑战,而是对整个亚洲经济未来的压力测试。中国制造业正在靠 AI 升级,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就是例子,技术和产业链绑在一起才能突破壁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都覆盖 180 个国家了,还跟沙特搞了石油人民币结算,就是在帮亚洲减少对西方金融体系的依赖。这些本来都是亚洲一起变强的机会,可偏偏有人非要当旁观者,等着捡便宜。 可现实是,西方从来不会因为你沉默就放过你。美国搞 “芯片四方联盟”,拉着日本、韩国入伙,结果呢?这两个国家的半导体企业亏得底朝天,反而不如那些没跟风的国家活得滋润。 现在亚洲国家还在幻想着 “走钢丝”,以为能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可这种短视的做法根本长不了。2025 年的数据都显示,亚洲的人口和经济活力早就超过欧美了,21 世纪明明该是亚洲的世纪,却非要把主导权让给西方 马凯硕的警告其实就是句大实话:亚洲要么一起团结发声,要么等着被西方各个击破。毕竟等中国这道挡在前面的 “防火墙” 被削弱了,西方下一个瞄准的,就是那些曾经沉默的亚洲国家,到时候再后悔可就真来不及了
如果不是日媒披露,我都不敢相信,中国竟然强大到如此地步 谁能想到,真正把
【4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