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一上台就先废了“抹红牌”。一直以来,国民党的主要成员最怕被抹红,别人一说亲共就马上否认,似乎亲共就意味着政治生命结束,马上退回到不独不统、维持现状的立场;民进党也一直把抹红当作一张王牌,谁跟大陆关系亲近,立刻打出抹红牌,百试百灵,非常有效。 两岸议题在台湾一直很敏感,民进党早就把“抹红”当成了攻防利器,但是今年郑丽文直接亮出了新态度,把这种套路当场翻了篇。 郑丽文在选后公开表示要访陆,她很清楚两岸关系谁都绕不开,不如大胆承认,她不怕被扣“亲共”标签,反而想把这个老梗扭过来当自己的武器,那种不怕被贴标签的举动超出了政坛惯常的自保思路。 其实她也是从现实出发,台湾和大陆经贸往来密不可分,贸易顺差巨大,光是这一,谁都不能装作没看到,老把“抹红”拿出来吓人未必还有以前那么管用。 民进党那边见状也急了,开始强调什么“主权”底线,试图给郑丽文的访陆加框加线,但郑丽文不接茬,反而觉得这样更符合民众心声,既然现状就是经济和生活要跟大陆持续互动,为什么政客还要假装对岸不存在?两岸贸易已经占据台湾出口的很大一块,大多数人都早已在生活和工作中默默适应这种联系。 郑丽文直接提出“九二共识”与反对“台独”,把国民党和民进党的界限捋清楚了,不再模棱两可也不含糊,这种做法看起来风险很大,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顺应了不少选民想要沟通的心理。 民调显示愿意理性看待两岸关系的年轻选民比例在慢慢提升,郑丽文站在这股新的流动里,她不再靠回避来保安全,反而变成用行动抢占主动权。 郑丽文的做法虽然争议不少,但也有人觉得终于有人不再遮掩了,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不怕“抹红”,反而愿意把问题说透,把对方的攻势直接接下来,这种方式让国民党内部感受到变化,也让外界重新审视国民党的新生代领袖形象。 台湾整个社会对于两岸话题其实早就不是单纯的对立,郑丽文这次让大家看到,勇于面对敏感标签也未必一定是负面,民进党的招数不变,社会却已经逐渐看到不同于以往的声音,现在国民党内部和选民舆论已经出现了一些松动,大家开始思考以往的回避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换一种新办法来走两岸路线。 郑丽文这种做法不只是个人风格的变化,更像是台湾政坛一次自我突破的信号,她用自己的实际操作把两岸议题从恐惧和回避带向了坦然和直接。
郑丽文还没踏上赴京飞机,台岛财产将被转移,郭正亮:绿营恐连败岛内政坛最近真是
【23评论】【8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