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真够机灵的:趁俄罗斯武器滞销这会,一下子订了20架大飞机。 现在中国的战机数量蹭蹭地涨,像歼-20和歼-16这些新型号保有量一年比一年多,空军的家底是变厚了,但说到空中加油机数量就有点拖后腿,过去的老型号能力有限,运油-20刚量产没多久,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战斗机的增长,这就导致本来很强的战机最多只能“跑个短途”。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俄罗斯的大型加油机出售,中国会立刻上心,伊尔-78MK-90A这种“大块头”载油量大航程远,还能一次性为好几架战机加油,对比中国的轰油-6只能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买20架这样的加油机直接解决了远程作战续航弱的难题,让空军执行高强度任务的时候不再抠抠搜搜地算加油。 这也不是第一次出手像这样的大单,像之前买乌克兰二手伊尔-78就属于权宜之计,再早的苏-35项目也是为了让空军平稳过渡到国产新型战机时代,中国做装备采购向来讲究啥都有备份,稳中求进,加油机还是走了和战机一样的路,不会把希望全部压在一种方式上,自己造赶进度,国外能买则买,双管齐下,部队战斗力才可以稳得住。 这回和俄罗斯的交易,除了补齐空军短板还有贸易层面的意义,俄乌局势紧张,俄罗斯军工产线压力大,再加上中国和俄罗斯的生意本来就活跃,这背后其实是双方一种互利和互补的默契。 中俄近几年贸易额不断创新高,这类军工合作更是加深双方的联系,对中国来说,用实打实的订单填自己装备的坑还能平衡两国贸易,是一种稳妥又高效的策略。 当然,这笔订单现在还没完全落地,处于类似“意向咨询”的阶段,就像买车得先挑挑价格看生产排期一样,不到最后签字谁都保证不了百分百交付,不过把这样的想法和动作提前释放出来,本身就足够说明中国空军想要加速远洋作战能力升级的决心。 买20架伊尔-78MK-90A不是简单地补个缺,而是借机会一步把短板补齐,为未来的战略打下基础,等到这些大家伙真飞进中国空军,空中加油问题一下迎刃而解,届时中国空军“飞得远、打得久”的梦想也更近了。
东方大国真够机灵的:趁俄罗斯武器滞销这会,一下子订了20架大飞机。 现在中国
明明很懂行
2025-10-23 11:22:32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