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法国希望欧盟考虑所有对华报复选项,德国同样支持对华贸易强硬,并愿意讨论使

繁梦间 2025-10-23 00:49:05

彭博社:法国希望欧盟考虑所有对华报复选项,德国同样支持对华贸易强硬,并愿意讨论使用“反胁迫”机制,作为对中方最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的回应。 欧盟手上有一件“核武器”,一件从未出鞘的压箱底宝贝,叫“反胁迫工具法案”ACI,当中国不久前调整稀土出口政策时,这件大杀器终于第一次被认真地拿出来,讨论着要不要瞄准中国。 法国和德国是这波强硬声音的领头羊,但话音刚落,矛盾就露了出来,柏林的官员一边摆出强硬姿态,一边又紧张地警告,一旦真的按下这个按钮,经济上的反噬可能会把大家一起拖下水。 表面上看,德法两国加上波兰,这次是铁了心要“团结”一致,他们不仅在欧盟峰会上推动强硬对策的讨论,甚至还提议要在会议结论里,直接点名谴责所谓的“中国有害经济行动”。 但这种团结更像是一种貌合神离,法国那边的态度相当激进,希望把所有能想到的报复手段都摆上台面过一遍,而德国虽然现任政府比特朗普时期硬气了不少,不再像默克尔时代那样坚决排除使用这类工具,但骨子里的经济账算得清清楚楚,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对于依赖出口的德国来说,风险实在太大了。 有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德法两国真正的心病,是自己那些大企业跟不上时代创新的脚步, 这个“反胁迫工具”,诞生之初的野心可是不小,它被设计用来反制任何国家的经济胁迫,追求的是欧洲的战略自主,当初特朗普政府对欧洲加征关税时,就有人想过用它来对付美国,可现在第一次正经讨论启动,目标却是中国,这事就变得很微妙了。 欧洲在情感和现实利益上,似乎始终离不开美国,这种深度依赖,让它任何针对中国的强硬举动,都很难不被外界看作是在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这到底是欧洲自己的主意,还是在美国身后“捡便宜”时不得不采取的冒险?就像之前的荷兰,关键时刻的行为总是让人捉摸不透,缺乏一个清晰的规则和战略。 于是动用ACI这件重武器,就不再仅仅是一场经济赌博,而是一次押上身家的地缘战略豪赌。赌输了,可能满盘皆输,关于ACI的激烈争论,照出了欧洲长期躺在美国主导的“舒适圈”里,所形成的那种优越感与现实脱节的深层矛盾,这种心态,说得不客气点,是一种“傲慢”,它从来没有真正设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被反向制裁的对象,所以当他们设计出这件反制武器时,压根没充分考虑到自己要付出的代价。 所以无论最终这件武器用不用,这场辩论本身已经把一个尖锐的问题甩到了欧洲脸上:在一个全新的全球力量格局中,是选择通过痛苦的自我革新去实现真正的自主,还是继续在依赖与焦虑中来回摇摆?这或许正是需要被“教育”,被“立规矩”的时刻。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繁梦间

繁梦间

不被定义,庆幸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