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颖超,不为人知的十个冷知识: 第一,她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担任过正国级的

另子维好故事 2025-10-22 21:27:27

关于邓颖超,不为人知的十个冷知识: 第一,她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担任过正国级的女性领导人。从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到1988年卸任全国政协主席 第二,邓颖超和周总理相濡以沫不离不弃50多年,是党内的楷模。邓颖超与周恩来相识于1919年的天津五四运动期间,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让他们走到了一起。1925年8月8日,他们在广州结婚,从此开启了长达50多年的相濡以沫的婚姻旅程。 第三,邓颖超为了革命工作,打掉了第一个孩子,但第二个孩子也夭折了。邓颖超自己也因过度紧张疲劳带来后遗症,日后再难怀孕。这两次经历让邓颖超心里无比难过,但周恩来始终坚定地安慰她、宽解她,两人共同走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 第四,邓颖超去世前留有遗嘱,把她和周总理剩下的2万多张照片、6000多册图书全部捐给国家。 邓颖超和周恩来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大量的照片和图书资料,这些都是他们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珍贵见证。她希望这些资料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存和利用,为后人研究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提供帮助。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邓颖超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第五,邓颖超和周总理虽然没有孩子,但是他们收养了很多孩子,大部分都是烈士子女,像孙维世等,孙维世的父亲壮烈牺牲后,周恩来与邓颖超将她当成自己的女儿,常写信鼓励教育她;二是在特殊岗位上工作的同志子女,如做地下工作或在前线领兵打仗的人的子女;三是父母因故、因病去世遗下的子女;四是自家的亲属。 第六,邓颖超在世时,常常被周总理“压低”,周总理不想让自己的夫人抛头露面,对此邓颖超也说:我做了名人之妻,受点委屈算什么呢。她表示理解周恩来的立场和考虑。她深知自己作为周恩来的夫人,需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能因为私人关系而寻求特殊待遇。邓颖超以大局为重,甘愿为了革命事业和党的原则,放弃一些个人的机会和利益,这种无私奉献和崇高的精神令人敬佩。 第七,邓颖超常常资助工作人员。比如周恩来的司机钟步云不幸遇难后,周总理一直关心着他的家人,得知其女儿结婚,还拿出300元作为帮助。还有个卫士,因为家里孩子多,妻子生病,一下子负债170元。邓颖超知道后,果断地说:“这件事不要商量了,就直接从我和总理的工资里支出,一次性补助把,减轻这位同志的负担。”邓颖超的话让大家感动不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对同志的关爱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第八,邓颖超去世前,交代秘书,自己的骨灰和周总理一样,不留骨灰,撒入大海。周恩来逝世后,他的骨灰被撒入了大海。邓颖超在去世前,也交代秘书,要把自己的骨灰和周总理一样,不留骨灰,撒入大海。她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够与大海融为一体,与祖国的山河同在,这一遗嘱体现了她对生死的豁达态度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情感。 第九,周总理逝世后,邓颖超一直在西花厅住着。 西花厅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共同生活的地方,这里承载了他们太多的回忆。周总理逝世后,邓颖超继续在西花厅住着,她在这里缅怀周恩来,也在这里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西花厅对于邓颖超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她与周恩来爱情和革命事业的象征。她在西花厅里,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继续关心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第十,他和邓颖超的储蓄还有5700元,邓颖超还交了3000元党费。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工资调整,邓颖超工资达到706元,但邓颖超依然艰苦朴素,除了自己的开销,剩下的钱都捐给了希望工程等。1992年,邓颖超逝世,她的储蓄还有1万1千多元,按照邓颖超的遗嘱,她全部交了党费。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另子维好故事

另子维好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