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的对等反制,很多美国的船只已经放弃停靠中国港口。 就说10月14号这天

兰亭说事 2025-10-22 14:50:37

由于中国的对等反制,很多美国的船只已经放弃停靠中国港口。 就说10月14号这天撞枪口上的美国“蔚蓝海岸号”豪华邮轮,这船净吨位大概2.9万吨,新规里明明白白写着每净吨收400元,一核算就得交1167万元。 要知道豪华邮轮这行早就不是暴力生意,单航次净利润撑死了也就200万到300万元,这笔港务费相当于要白跑四五趟才能赚回来,换谁都得掂量掂量值不值。 但这事得拎清楚,不是咱们故意给美国船设绊子,是他们先动的手。早在2025年4月17号,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搞了个301调查,专门针对中国的海事、物流和造船业,放话10月14号起要对中国企业的船、中国造的船加征港口服务费,完全绕开了WTO的规矩,把国内法当成了打压别人的工具。 中国这才照着《国际海运条例》出台反制措施,生效时间都跟美方卡得一样,纯粹是按规矩回敬过去。 “蔚蓝海岸号”还只是个开头,没过几天美国诺唯真邮轮的“RIVIERA”号更狼狈,都快开到上海港了,一看要交1167万,干脆掉头往韩国釜山跑,船上1250名乘客的行程直接泡汤。 货运船那边更惨,10月14号当天宁波港就给美国“曼努凯”号货轮开了62.8万美元的账单,另一艘早就靠港的“马森威基基”号直接被追缴170万美元。 这些数字看着吓人,但跟美方给中资船企的压力比,其实还算客气——中远海控光因为美方加费,一年新增成本就可能达到81.9到173.7亿元,最后还不是得美国消费者买单。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上海港集团公开的信息显示,新规生效头一周,美资背景船舶的到港预约量就下降了11%,宁波港的美国籍船舶周靠泊量更直接跌了34%。 船东们也不傻,连夜改航线把美资船开到南美、非洲港口卸货,再换中国船进中国港口,就算多绕三天路、多烧两千吨油,算下来还是比交双重港务费便宜。这波操作反倒让韩国釜山港捡了便宜,集装箱转运量一下子涨了47%,成了意外的“中转站”。 美国邮轮巨头们早就算过账,皇家加勒比发现旗下主力船舶从2026年起,一年得交3亿到6亿元港务费,中国区净利润要少掉18%到25%。 可他们又不敢真的放弃中国市场,毕竟全球近一半的船舶订单都攥在中国手里,超过30%的港口吞吐量也来自中国港口,美国民用造船业早就边缘化了,根本没法替代。这种“交费伤利润,不交失市场”的两难,完全是美方自己造成的。 咱们的政策其实留足了台阶,没像美方那样不分青红皂白乱收费,只针对美国资持股25%以上、美国运营、美籍等五类船舶,其他国家的船一点不受影响。 收费还是阶梯式的,2025年每净吨400元,之后逐年涨,给了美方调整的时间。更贴心的是同一艘船一年最多交5次费,多来几次反而不花钱,维修靠港还能豁免,摆明了等着美方回过味来坐下来谈。 现在全球航运网络都被这波操作拧了一下,马士基、赫伯罗特这些巨头纷纷把船改道到韩国光阳港、釜山港,再用支线船转运到中国,可就算这样成本还是涨了18%到25%。航运咨询机构算过,要是美国船东全这么干,亚太区域得新增120艘支线船才行。 说到底,美方想用收费打压中国造船业的算盘打错了,中国造船的性价比摆在那,船东们只认市场规律,不认政治施压,最后折腾来折腾去,还是自己给自己添堵。

0 阅读:81

猜你喜欢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