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近日释放信号,将派经济大臣来华与中国化解安世半导体“僵局”。 对于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的强盗行径,我们不会轻易答应,不答应它的谈判请求,必须将其彻底打服。 安世半导体的产能布局,早跟中国绑得死死的。查一下行业公开数据就知道,这家荷兰背景的企业,70% 的产能都扎在中国本土基地里。 不管是江苏的生产厂区,还是广东的封装测试线,都是支撑它全球供货的核心。 换句话说,没了中国这边的产能,安世想给全球客户正常发货都难,更别说维持市场份额了。 欧洲车企这两年日子本就不好过,对汽车半导体的依赖度更是高得离谱。 大众、宝马、奔驰这些巨头,在功率半导体这块,安世都是他们的重要供应商。 之前全球芯片短缺那阵,不少欧洲车企就因为缺芯停过产,有的工厂一停就是几周,光大众一家当时就预估损失了几十亿欧元的营收。 现在要是安世因为僵局没法稳定供货,对这些车企来说简直是 “噩梦重演”。 但话得说透,荷兰当初对安世半导体搞的那些动作,本质上就是跟着美国对华搞科技战的一部分,往重了说就是 “强盗行径”。 那会儿他们不管中国供应链的重要性,也不管欧洲车企的实际需求,一门心思跟着美国踩刹车,又是限制技术交流又是管控物料运输。 现在自己的企业受了牵制,欧洲车企还天天催,才想起找中国谈,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我们肯定不会轻易答应他们的谈判请求,更不会随便松口,必须让他们彻底明白:跟着美国走,就得付出代价,而且这个代价,得比美国更高。 为啥说代价得比美国高?因为荷兰跟美国的底子不一样。 美国虽然也在半导体领域搞限制,但它自己有完整的产业链备份,就算受点影响,还有本土企业能补位,有缓冲空间。 可荷兰不一样,安世的核心产能全在中国,欧洲车企的最大海外市场也在中国,一旦僵局持续,荷兰企业受的冲击会比美国企业更直接、更狠。 就拿 ASML 来说,前两年被美国逼着限制高端光刻机对华出口,结果自己的营收立马掉了一块,后来不得不悄悄调整策略。 现在安世的问题比光刻机还棘手,荷兰要是不认清现实,最后亏的只会更多。 我们要的不是简单把僵局解开,而是要树立新的规则:谁要是跟着美国对华搞科技战,谁就得承担相应的后果,而且这个后果得让他们肉疼。 不能让荷兰觉得,想搞事就搞事,想谈就谈,世界上没有这么便宜的买卖。 他们要是真有谈判的诚意,就得先拿出实际动作 —— 比如取消之前针对安世半导体的不合理管控,停止跟着美国搞半导体领域的壁垒,而不是光靠派个大臣来中国说几句软话就想解决问题。 说到底,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不轻易松口。一方面,安世 70% 的产能攥在我们手里,这是实打实的硬实力,荷兰企业离不开。 另一方面,中国是欧洲车企最大的海外市场之一,大众去年在中国的销量占比超过 40%,宝马、奔驰也差不多,这些车企肯定会给荷兰政府施压,毕竟他们不想因为一场僵局丢了中国市场。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半导体产业链的配套能力这几年涨得很快,不管是上游的原材料供应,还是中游的生产技术,都在稳步提升,早就不是过去那种容易被卡脖子的状态了。 毕竟现在的格局早就变了,不是美国定个规则大家就得跟着走,谁要是逆势而为,就得付出比预想更高的代价 —— 这一点,荷兰必须想明白,也必须做到位。
这下想明白了!荷兰态度大转弯:请求东方大国的谅解,而不是谈判。经济大臣卡
【54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