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拿诺奖!杨振宁当年凭啥让物理学界挤破头? 1957年,35岁的杨振宁在

红菱映月 2025-10-21 21:41:00

35岁拿诺奖!杨振宁当年凭啥让物理学界挤破头? 1957年,35岁的杨振宁在斯德哥尔摩捧起诺贝尔奖,而几个月前纽约的物理学会年会上,众人挤窗台、堵门口就为等他讲“宇称不守恒”,这事儿成了当年科学界最火的焦点。 好多人可能不懂“宇称不守恒”是啥,简单说就是物理学家原来以为粒子的运动是“对称”的,像镜子里外一样,杨振宁却敢说“弱相互作用里可能不是这样”。这想法在当时太颠覆了,连泡利那样的大佬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可不是瞎猜,杨振宁打小就泡在“对称”里。他爸是群论专家,早早就带他见识了数学里的对称之美,后来在西南联大,吴大猷先生又让他明白对称还是自然界的“规矩”。1956年,他和李政道从“θ-τ之谜”里找到突破口,大胆提出猜想,最后吴健雄的实验真就验证了这一点。 更厉害的是,他没止步于“打破规矩”。1957年初又接着发表论文,说电荷共轭和宇称各自都不守恒,为后来的科学发现铺了路。奥本海默夸这发现“给困在黑屋里的物理学家找了出口”,这话真没夸张,等于给物理学打开了新大门。 有人说诺奖是他的巅峰,可这只是他科学故事的开篇。但也有人争论,这一发现的价值是否被过度放大?至今学界还在为类似问题热议不休。杨振宁 杨振宁诺奖 诺贝尔奖 物理诺贝尔奖 作者声明:素材来源网络

0 阅读:50
红菱映月

红菱映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