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6日,特朗普透露与普京电话约定将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会面。随后,美国媒体《赫芬顿邮报》记者不怀好意地问白宫新闻人,为什么要把会晤地点放在布达佩斯?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直接怼过去,说“你妈定的”。 你还别说,特朗普领导的这届美国政府,对怼制造假新闻的西方媒体方面,还是很刚的。更过瘾的是,觉得没有发挥好的莱维特在事后又特意发邮件称“别再给我提那些虚伪的、有偏见的狗屁问题了”。更更过瘾的是,他们在受到媒体的批评后,还把“你妈定的”做成了一个梗进行广而告之。 只问大家一句,看到西方的狗媒体与白宫上演狗咬狗大剧,爽不爽?对付这些西方流氓媒体和流氓记者,特朗普的这一套真还值得学习借鉴。 不过先别急着喊“爽”,这事得拆开看——莱维特的火暴确实解气,但把“你妈定的”当武器,更像一场丢了体面的闹剧。要知道,《赫芬顿邮报》的提问再带偏见,“为何选布达佩斯”本身算不上无稽之谈,毕竟这地方的选择藏着明确的政治考量。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向来对俄态度温和,俄乌冲突中也没跟着西方对俄硬刚,选在这里谈停火,明眼人都能看出是找了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缓冲地带”,可白宫偏要拿脏话当回应,实在算不得高明。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骂战的“加码操作”。莱维特邮件里那句“你居然真把自己当个记者了”比脏话更扎心,而白宫通讯联络办公室主任史蒂文·张紧跟着补一句“你妈”,活像街头吵架的帮腔。最离谱的是后续表态,另一位发言人泰勒·罗杰斯居然说这回应“非常恰当”,理由是提问的是“民主党活动人士”而非“真正的记者”。这哪是怼媒体偏见,分明是给自己的粗俗找借口,把官方回应变成了党派攻讦的工具。 西方媒体的双标确实让人不齿,《赫芬顿邮报》这类左翼媒体对特朗普政府的报道常带预设立场,但把所有批评都归为“假新闻”,用脏话代替解释,本质上和媒体的偏见是同一回事——都在放弃理性对话,选择情绪对抗。就像《野兽日报》说的,这回应“像个发表幼稚辱骂的孩子”,BuzzFeed也直言“令人难以置信的幼稚”,连支持特朗普的保守派媒体,也只敢说这是“对左翼媒体的戏弄”,没人敢夸这是“恰当的官方回应”。 特朗普团队这套操作,与其说是“对付流氓媒体”,不如说是精准拿捏了部分受众的情绪。把复杂的舆论博弈简化成“骂战爽文”,用“你妈定的”这种梗制造传播爆点,确实能短期收割支持率,但代价是官方话语体系的崩塌。要知道,白宫发言人的每句话都代表政府立场,对着记者说脏话,和媒体编造虚假新闻一样,都是在消耗公众对信息渠道的信任。 真正该被诟病的,是西方媒体长期存在的立场先行问题,比如对俄乌冲突的报道常刻意淡化俄方诉求,对美国自身的霸权行为却选择性失明。但对付这种问题,靠脏话没用,靠摆事实讲道理才管用。比如当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是媒体人冒着风险曝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谎言,才戳破了政府的宣传迷雾;如今若白宫能清晰说明布达佩斯选址的逻辑、美俄通话的具体进展,远比一句“你妈定的”更有说服力。 看着白宫和媒体互撕确实热闹,但千万别把这种闹剧当成“值得借鉴”的范本。对抗偏见的正确方式,是用透明打败隐瞒,用理性战胜情绪化,而不是把自己也变成情绪化的一方。当官方回应只剩脏话和梗,输掉的可不只是一场骂战,还有治理者该有的体面和公信力。
美国驻华大使馆的账号发布了一条令人匪夷所思的内容:“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特朗
【38评论】【17点赞】
大树
特朗普成功的把政治降维到市井层次[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