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兑现承诺,根据查询,在此前的9月25日,经朝鲜和中国有关部门的协调,边境邮路已经正式恢复,此举将进一步助推两国贸易的持续增长,为接下来促成更多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起朝鲜和中国这对老邻居,关系总像一家人那样,磕磕绊绊但根基深厚。金正恩这几年掌舵朝鲜,干了不少实事儿,尤其对外交这块儿,越来越注重实际合作。金正恩生于1984年,早年教育挺严的,先在国内学军事,后来去瑞士读国际学校,化名上学,接触了不少外面的东西。回国后进金日成军事大学,专攻战略和政治,毕业没几年就一步步往上爬。2010年,他先当上人民军大将,然后进党中央军事委员会。2011年底,金日成走后,他接棒当第一书记、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和最高司令官,那时候才27岁,年纪轻轻就把权力稳住了。 金正恩上台后,没光顾着军事那一摊儿,他知道经济得跟上。朝鲜经济本来就封闭,他试着松绑点市场,让小企业多起来,还调整农业政策,增加粮食产量。外交上,他从2018年开始活跃,先后跟美国、韩国、南韩领导人见面,还加强跟俄罗斯的联系。但对中国,他一直强调传统友谊,说两国血脉相连。2024年,他公开露面次数多,视察工厂和部队,推动国内生产。到了2025年,上半年他露面51次,大多是军事和经济现场。9月,他亲自带队去中国,参加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这是他第一次在多边场合亮相,跟多国领导人同场。回国后,他继续主持边境规划,优化物流这些事儿。金正恩的风格就是务实,讲话时总提合作具体点,不搞空谈。这套路子,让朝鲜在国际上站得更稳,尤其跟中国打交道时,承诺说出口就落地。 中朝边境邮路恢复这事儿,就是金正恩兑现承诺的典型例子。新义州和丹东是两国边境重镇,平时人员和货物流通全靠这儿。2020年疫情一来,朝鲜封边,陆路全停,包括邮政。2022年货运列车才慢慢重启,但邮路还卡着。9月初,朝鲜代表团两次去中国谈事儿,带上厚厚一摞文件,讨论运输方案和检疫标准。两国政府部门来回协调,视频会议上对细节抠得细,像是桥梁负载和包裹追踪系统。9月15日左右,在丹东边境办公室正式碰头,列出恢复条件,包括消毒流程和分类办法。中方这边也积极,帮着标注路径和加固检查站。 就这样,9月25日邮路正式通了。第一批信件和包裹从丹东发往新义州,车辆过鸭绿江桥,海关盖章检验。这不是小事儿,它直接让两国老百姓的邮件交流顺溜起来。以前靠空运或海运,时间长成本高,现在陆路一通,效率上去了。朝鲜这边早就在高层场合表态,要永远跟中国合作,支持中国立场。金正恩9月访华时,就强调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推动友好发展。这次邮路恢复,正好接上趟儿,体现了朝鲜的诚意。两国关系本就牢靠,这次协调让它更接地气,不光是高层互访,还落到民生上。边境地区老百姓最实惠,包裹寄得快,亲戚间联系紧了。 邮路一通,贸易自然水涨船高。中朝贸易是中国对朝鲜出口机械设备、食品这些必需品,朝鲜回销矿产资源啥的。2025年前半年,双边贸易额12.6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涨30.4%。中国出口10.51亿美元,进口2.1亿美元左右。6月份单月就2.29亿美元,出口1.89亿。增长点在哪儿?中国出口的壁纸类产品翻倍,帮朝鲜修基础设施。朝鲜旅游业起来,水上乐园设备进口也多。这些数据来自海关统计,实打实的。整个2024年,朝鲜出口总额3.6亿美元,九成去中国,创几年新高。2025年上半年继续冲,增幅稳在30%。 为啥贸易这么火?一方面,朝鲜经济恢复需要中国支持,机械和食品是刚需。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看中朝鲜矿产,产业链延伸快。边境邮路恢复后,小包裹流通多,贸易细节更活络。两国高层互动频繁,9月金正恩访华,谈了抗战纪念和合作框架。10月,李强总理去平壤见金正恩,强调推动国际秩序公正发展,巩固朝中关系。金正恩回话说,无论国际怎么变,朝中合作是坚定立场,有利区域稳定。这话听着朴实,但分量重。两国还计划在基础设施和高科技上深挖,中国企业有机会中标高铁和数字系统项目。 展望未来,中朝合作空间大。邮路恢复是起点,接下来基础设施建起来,贸易额还能翻。朝鲜旅游业发展,进口设备多,中国出口相应增。矿产出口带动中国相关产业,互利明显。金正恩领导下,朝鲜继续推进这些,视察边境项目,推动资源分配。高层互访常态化,党际交流也紧。俄罗斯那边,朝鲜加强联系,但中国仍是最大伙伴。国际制裁下,合作更显重要。金正恩的路线是自主外交,平衡各方,但对中国总优先。这套组合拳,让朝鲜经济稳住阵脚。
朝鲜兑现承诺,根据查询,在此前的9月25日,经朝鲜和中国有关部门的协调,边境邮路
义气先义
2025-10-19 01:11:34
0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