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绝了美国的通话请求!10月13日,根据路透社报道,在我们反制之后,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表示:在中国宣布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曾主动联系中方希望进行电话沟通,但中方拒绝了。格里尔强调,美国事前并未收到任何通知,是从公开渠道得知消息后才紧急联系中方。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嘴里的 “权力攫取”,说到底不过是被打疼后的气急败坏,毕竟他们早就习惯了用单边手段施压,真轮到自己被动就扛不住了。 先看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有多深,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数字游戏。早在前几年,美国每 5 吨进口稀土里就有 4 吨来自中国,到后来这个比例直接飙升到 80%,几乎半条产业链都吊在中国的供应线上。 更关键的是军工领域,美国国防采购软件公司 Govini 的研究早就挑明,美军武器系统里四分之三的关键部件都依赖中国稀土出口。 就拿被称为 “永磁之王” 的钕铁硼来说,小到智能手机,大到飞机引擎、导弹制导系统,没它根本玩不转,而这种关键材料的加工技术几乎被中国垄断,美国自己连把稀土氧化物变成金属的规模化生产线都没有,得把本国矿石运到中国加工再买回去,说穿了就是产业链上的 “半成品玩家”。 格里尔说 “没收到通知”,这恰恰是反制的精妙之处。要是提前打招呼,美国说不定又要搞些临时抱佛脚的小动作,但事实证明,就算给他们时间也没用,因为所谓的 “替代方案” 全是纸上谈兵。 有人给美国副总统万斯出主意,说用缅甸克钦的稀土替代,结果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的专家直接泼了冷水,那边连像样的开采设备和物流都没有,连挖矿的物资都得靠中国供应,纯属异想天开。 特朗普看上的格陵兰岛更离谱,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实地考察后发现,那儿的矿场受气候影响每天只能开工半天,基础设施差到物流都不通,想实现商业化开采得等几十年,潜力只停留在嘴上。 最被寄予希望的澳大利亚,政府砸了 10 亿美元贷款给 Iluka 矿企,人家也只敢说 2030 年能提供 “显著” 供应,可澳大利亚网民都不买账,直言成本比中国高太多,根本没竞争力,之前不少企业早就撤资跑路了。 美国自己也做过调查,想重建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至少要 15 年,可他们的高科技企业和军工生产线根本等不起这 15 年,这种情况下突然被断供,可不就只能急着打电话求饶。 更讽刺的是,美国现在喊冤的样子,完全忘了自己以前是怎么干的。2019 年 5 月,美国突然把华为及其 68 家关联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断供芯片的时候,可没提前跟中国打任何招呼,后来还反复延期许可折腾企业,把单边制裁玩得得心应手。 到 2025 年,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的中国主体已经有 362 家,全是说制裁就制裁,从没讲过 “提前通知” 的规矩。现在中国只是用他们熟悉的方式反击,就成了 “权力攫取”,这双标玩得也太溜了。 再说拒绝通话这步,根本不是意气用事,而是掌握主动权的战术选择。美国急着通话,无非是想让中国网开一面,给他们缓冲时间找补供应链,但中方很清楚,一旦现在松口,之前的反制力度就会大打折扣。 要知道,这次扩大管制特意瞄准了军事敏感领域和半导体研发,对相关稀土产品搞逐案审查,直接掐住了美国高端制造的七寸。美国磁铁生产公司 Advanced Magnet Lab 的总裁都坦言,现在想从中国拿设备都难,就算拿到了也没人提供技术支持,这种实打实的压力,比任何谈判话术都管用。 特朗普暴跳如雷也不难理解,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稀土对美国经济和军工的分量。美国嘴上喊着 “供应链脱钩”,实际连稀土加工的基本盘都没守住,中国早就通过全球布局掌握了定价权,澳大利亚那些矿企就算想竞争,光建精炼厂的投资就吓退了不少人。 这种情况下,中国不通知、不接电话,本质上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美国:想谈可以,但得按规矩来,别再拿单边制裁那套当筹码。 毕竟当初美国制裁华为的时候没想过给中国留余地,现在也别指望中国会给他们递台阶,这从来都是对等的游戏,只是美国这次终于从出牌的变成了接招的,一时适应不了而已。
日媒道出了真相!日本表示,对于中国的反制,美国明显出现了误判!10月11日,日经
【174评论】【18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