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突然要求禁止中国航班飞俄领空,还要求两天给个答复,可谁料真相的曝光让人实在想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3 14:23:10

美国突然要求禁止中国航班飞俄领空,还要求两天给个答复,可谁料真相的曝光让人实在想不到。   这次美方说得冠冕堂皇,一口咬定中国航司用俄领空是占了便宜,形成了所谓的不公平竞争,他们抱怨自家航司因为绕路,飞行时间变长,油钱花得更多,每年损失不少市场份额,说禁飞是为了拉平差距。   可这话听着实在站不住脚,稍微顺着时间线往下捋就会发现,美方这出 “公平竞争” 的戏码,压根就是自导自演的闹剧,所谓的 “吃亏” 不过是自己挖坑后的甩锅。 2022 年俄乌冲突刚升级,美国就急着带头禁止俄罗斯航司飞越美国领空,没想到俄罗斯反手就关上了西伯利亚领空的大门,把美国航空、联合航空这些巨头的捷径全堵死了。 从那以后,美航的航班只能绕着北极或太平洋飞,纽约到北京的航线从 13 小时硬生生拉长到 15 个半小时以上,燃油成本一下涨了 20%,三年算下来光多烧的油钱就亏了 60 亿,这账美国航空协会自己都算得明明白白。 可中国航司不一样,既没参与制裁也没选边站,靠着早年和俄罗斯签的航权协议,照样走西伯利亚这条最优航线,完全符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规矩。就拿中国南方航空来说,广州到纽约的航班穿过后贝加尔斯克上空,比美航的绕飞航线省了近两小时,乘客愿意选、票价更划算,这在美方眼里倒成了 “占便宜”。 更讽刺的是,美国交通部拿 “竞争失衡” 说事儿,却绝口不提 2023 年的老套路 —— 当时他们想把 “禁飞俄领空” 和 “增加中美航班数量” 绑在一起谈判,就像买苹果非要逼人家砍邻居的梨树,被拒后才恼羞成怒升级成行政命令。 美方嘴里 “每年损失 20 亿美元市场份额” 的说法,仔细扒拉一下全是水分。航空数据分析机构早算过,绕飞导致的成本增加顶多占美航亏损的三成,真正拖后腿的是他们自己的运营乱象 —— 飞行员短缺到批了的航班只能 68% 的执行率,空管系统老旧还不愿升级,这些问题不去解决,反而盯着合规运营的中国航司撒气。 更双标的是,这次禁令只针对客运航班,FedEx 和 UPS 的货运航班照样能飞俄领空,说白了就是怕断了自家供应链,毕竟中国的进口商品可耽误不起。 这事儿的真相哪是航空竞争,分明是把民航当政治筹码。2026 年中期选举越来越近,特朗普急着向保守选民秀 “对华强硬”,正好美国航空协会天天上门游说,加上中国刚出台稀土出口新规戳中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痛处,几股势力一凑,就有了这纸 48 小时通牒的戏码。 他们想通过逼中国放弃俄领空航线,打断中俄非军事领域的合作,还能在经贸谈判里多拿点筹码,算盘打得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 更荒诞的是欧洲航司还跟着起哄,波兰航空、芬兰航空自己停飞中欧航线,不去怪自家阵营的制裁政策,反而跟着喊 “中国航司也该禁飞”,活脱脱一副 “我走不了近路谁也别想走” 的模样。 可真要禁了,吃亏的还是美国自己:中国游客疫情前每年能给美国旅游业带来 300 亿美元收入,航班成本上涨最终得转嫁到美国乘客身上,那些靠中美商务往来吃饭的企业更是得喝西北风。 中国航司早就联名要求延期审查,外交部也直接点破要害 —— 美方该反思自己的制裁政策,而不是让别人为他们的错误买单。 说到底,这哪是追求公平,就是霸权思维在作祟,想用行政命令打破市场规律,最后只会发现搬起的石头砸的是自己的脚。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