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终于有人,敢说实话了!乌克兰前外长库列巴公开承认:冲突结束后,乌克兰,可

迎丝的趣事 2025-10-09 22:20:30

乌克兰,终于有人,敢说实话了!乌克兰前外长库列巴公开承认:冲突结束后,乌克兰,可能将失去部分领土!库列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虽然自己不是这种决定的支持者,但“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案例”,暗示乌克兰,可能不得不像当年的芬兰一样,即使再沮-丧,也得“认命”。 库列巴的这番话可不是随口说说,更像是戳破了一层窗户纸,把乌克兰当下藏不住的困境摆到了台面上,他提芬兰的例子也绝非偶然,这两个国家在战争中的处境简直像照着同一个剧本演的,只不过时代背景换了换。 1940 年的芬兰确实够硬气,靠着森林和湖泊的地形,把苏联的钢铁洪流拖了 105 天,芬兰士兵的战术灵活得像猴子,可架不住苏联的国力实在悬殊。当时苏联光投入的兵力就有 120 万,芬兰全国凑齐了也就 30 万军队,装备差距更是没法比,苏联的坦克数量是芬兰的几十倍,炮弹跟不要钱一样往芬兰阵地砸。 最后芬兰虽然没被打垮,但也实在耗不动了,签协议时割了 10% 的领土,第二大城市维堡被划走,那地方可是芬兰的工业重镇,一下就带走了全国五分之一的工业产值,22 万老百姓成了难民,占当时全国人口的 12%,只能背着家当往内陆跑,这就是国力悬殊下的无奈,再勇猛的战士也填不平实力的鸿沟。 现在的乌克兰,处境比当年的芬兰还要棘手。库列巴说可能失去部分领土,其实看看战场态势就知道,这已经不是 “可能” 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到 2025 年,乌克兰已经丢了 20% 的领土控制权,顿涅茨克、哈尔科夫这些冲突重灾区早就被打得稀烂,那些地方原本是乌克兰的工业和农业核心区,丢了就等于断了经济命脉。 更要命的是,这些丢失的领土可不是暂时被占领,俄方已经在当地搞起了实际治理,想再拿回来难如登天,就像当年芬兰丢了维堡一样,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收回来的。 人口的损耗更是压垮乌克兰的稻草,这一点和芬兰当年的难民潮如出一辙,只是规模大了好几倍。战前乌克兰有 4300 万人口,到 2025 年已经锐减到 3400 万,少了整整 900 万人。这里面既有战死的士兵,也有大量外逃的难民,联合国数据显示,超过 630 万乌克兰人在周边国家避难,还有 370 万人在国内颠沛流离,加起来就是 1000 万,相当于全国四分之一的人没了安稳日子。 士兵的伤亡更吓人,外界估计乌克兰总伤亡接近 50 万,战死的就有 6 到 10 万,年轻人死的死、跑的跑,别说打仗了,往后恢复生产都找不着足够的劳动力,这种人口断层可不是十年八年能补上的。 经济上的崩溃更是让乌克兰连继续打下去的底气都没了,这比当年芬兰的损失惨重得多。三年冲突下来,乌克兰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到了 7749 亿美元,房屋、铁路、医院这些基础设施被砸得稀烂,光民用基础设施的损失就有 1520 亿美元,4779 处文化和旅游资产毁于战火,哈尔科夫州的历史建筑几乎被夷为平地。 GDP 萎缩了 40% 以上,工业基础全毁了,战前的工厂要么被炸成废墟,要么就搬到了波兰、美国这些国家,资本跑得比兔子还快。农业也没法搞,黑土地里埋满了地雷,别说耕种了,靠近都得冒着生命危险,而农业原本是乌克兰的经济支柱,现在等于自断生路。 更现实的是钱的问题,打仗就是烧钱,乌克兰早就把家底烧光了,全靠西方援助吊着一口气,可这口气眼看就要断了。2025 年乌克兰的财政赤字高达 350 亿美元,外国援助只能补上 200 亿,还有 150 亿的缺口没着落。 政府为了凑钱给士兵发工资、买装备,已经想破了头,又是增加内债,又是提高税率,可国内经济一片萧条,老百姓自己都快吃不上饭了,根本榨不出多少油水。 西方之前承诺的什么 “马歇尔计划” 式的重建款,至今连影子都没见着,反而美国还趁火打劫,逼着乌克兰签矿产协议,要拿走 50% 的石油、天然气和稀土开采权,这分明是把乌克兰当成了待宰的羔羊,这样的援助哪是帮忙,简直是趁虚而入。 再看战场的僵持局面,乌克兰想反攻却没那个实力,俄方则稳扎稳打,这和芬兰当年面对苏联的情况一模一样,都是实力差距太大导致的被动。乌克兰的装备全靠西方送,可援助的武器要么数量不够,要么型号不统一,士兵还没练熟就得上战场,打起来自然费劲。 而俄方虽然也有损失,但毕竟家底厚,军工产能一直在运转,装备能自己造,能源出口还能赚外汇,耗下去的资本比乌克兰足多了。 乌克兰总理都公开说,现在连国防资金都得四处凑,2024 年光补充国防预算就需要 120 亿美元,这钱能不能凑齐还是个未知数,连当兵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还怎么跟人家拼消耗。 当年芬兰割地是因为耗不起,现在乌克兰面临的情况更复杂,领土丢了,人没了,钱光了,外援还靠不住,库列巴提芬兰的案例,其实就是在暗示这种实力悬殊下的结局早已注定。

0 阅读:0
迎丝的趣事

迎丝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