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恐怕再也难站起来了,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美国的国债,美国人依靠贪婪这杆杠一直高消费;第二,美国靠霸权发家致富,但是强盗终究会被消灭。 美国经济这些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一些累积的问题正在慢慢显现,其中最突出的两个麻烦,一个是越堆越高的国债,另一个是慢慢松动的霸权根基,这两件事缠在一起,让美国想回到以前那种强势状态变得越来越难。 在这两个问题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客观存在的经济行为和发展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当前困境的现实性。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8月12日,美国的国债总额已经第一次超过了37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比2024年美国全年的经济总量还要多出不少。 而且这笔债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现在差不多每五个月就要多欠一万亿美元,速度比过去二十五年的平均水平快了一倍还多。 要维持这么大规模的国债,美国就得靠其他国家买它的债券来融资。 从美国财政部2025年上半年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持有约8300亿美元美国国债,这个数字比2020年的1.1万亿美元有所下降,之后也没再出现明显的增持动作。 这种谨慎的调整,客观上让美国想靠吸引外资填国债窟窿的难度又增加了一层,以前能指望的主要买家现在更看重风险,美国借新债还旧债的循环就更难顺畅维持了。 美国国债背后的核心问题还是“收的少、花的多”,收的钱赶不上花的钱,就只能靠借钱过日子,赤字自然越来越大。 更棘手的是借钱成本也在涨,为了控制通胀,美联储把利率提了上去,这就让美国政府还国债利息的压力陡增。 现在美国政府一年光还利息就要接近一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天一睁眼就欠了约27亿美元的利息。 比国债更让美国头疼的,是它靠霸权维持优势的路子越来越走不通了。 过去美国能在全球说一不二,主要靠三大支柱,美元的主导地位、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有所谓的外交影响力。 但现在这三根支柱都出现了松动,而我国在经济合作和国际治理中的一些做法,恰好从侧面反映出美国霸权模式的局限性。 美元霸权曾经是美国的“摇钱树”,因为全球都用美元做生意、存外汇,美国可以靠印钱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 但这些年美国滥用这种优势,动不动就用美元制裁其他国家,让不少国家开始想办法绕开美元。 这时候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作用慢慢凸显出来,不过这并不是我国要刻意挑战美元,更多是市场和各国的自然选择。 这种变化是各国为了保障自身贸易安全的选择,客观上让美元的主导地位没那么稳固了,美国想再靠美元霸权轻松融资、转嫁风险,自然就没那么容易。 美军以前的威慑力很强,但现在维持这种威慑的成本越来越高,美国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很严重,国防工业基础被削弱,武器装备的研发和更新都慢了下来,现有装备也老化得厉害。 更要命的是美国国内的问题还在拖后腿,两党之间的对立越来越严重,不管是国内政策还是对外事务,都很难达成共识。 这种内部分裂让美国很难拿出统一的、长期的解决方案,不管是应对国债危机还是维持霸权,都显得力不从心。 其实说到底,国债和霸权这两个问题是缠在一起的,而中国的存在,更多是作为全球经济多极化中的一极,客观上让美国的困境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而且这些问题都不是短期能解决的,国债是几十年“寅吃卯粮”攒下的,霸权的松动是多极化趋势下的必然结果,美国想再回到以前那种说一不二的强势状态,恐怕真的没那么容易了。
美国恐怕再也难站起来了,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美国的国债,美国人依靠贪婪这杆杠一直高
论芸有事
2025-10-06 00:47:43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