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白宫宣布 2025年10月2日,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对外宣布,由于美国政府停摆,导致的裁员人数可能达到数千人,而且这些裁员“很可能”发生,并且“很快”就会发生。 莱维特这番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白宫记者会上,她面无表情地宣布"裁员迫在眉睫",每个字都像冰冷的铁钉,敲进数十万联邦雇员的心坎里。 美国政府这座巨型机器正在缓缓停止运转。约75万联邦雇员明早醒来将面对残酷现实:工资停了,工作悬了。只有军方和执法部门还在运转,其他部门纷纷陷入停滞。 这场危机背后是两党无休止的争斗。民主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以47票赞成、53票反对的结果被否决。双方在医保福利上僵持不下,谁也不肯退让半步。 特朗普总统的表态更让人心寒。他竟然说政府关门"能带来很多好处",可以"摆脱很多不想要的东西"。这话让无数靠工资养家的普通雇员心如刀绞。 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已下令各部门启动应急预案。与以往停摆时采取无薪休假不同,这次他们要各机构制定裁员计划。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多人可能永远失去他们的工作岗位。 这场停摆每天造成4亿美元的人事成本损失。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警告,政府每停摆一周,国内生产总值就可能损失150亿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 普通民众最先感受到冲击。护照、绿卡办理将陷入停滞,国家公园可能关闭,食品券发放将受影响。航空公司已经警告,航班可能大面积延误。 回顾2018年底那次持续35天的停摆,机场安检排起长队,国家公园垃圾遍地。历史正在重演,而这次可能更加严重,因为裁员不再是临时措施。 这场危机暴露了美国政治的深层裂痕。当党争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当制衡演变成制肘,政府停摆就从例外变成了"新常态"。 美国联邦债务已飙升至37.4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占联邦开支近17%。这场预算之争不过是更深层次财政危机的一个缩影。 世界各地都在密切关注这场闹剧。作为超级大国,美国的政治动荡必然冲击全球经济。每个国家都得从中吸取教训,团结多么重要! 不过美国老百姓韧性十足。社区互助组织开始行动,食品银行准备发放物资。危难时刻,普通人之间的温暖更显珍贵。 我们坚信危机总会过去。但教训必须铭记:民生永远应该是首要考虑,政治争斗绝不能凌驾于人民福祉之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韩国对华恨意越来越明显了。一位韩国教授警告,从政客到民众,反华恨意已然公开化。近
【6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