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关羽“败走麦城”,可谁又知道,他到底被多少将领围攻   关羽在荆州的地位

沈言论世界 2025-10-01 11:45:19

世人只知关羽“败走麦城”,可谁又知道,他到底被多少将领围攻   关羽在荆州的地位并非等闲,他不仅是刘备的重要支柱,更是一位能独当一面的区域统帅。正因如此,他在襄樊之战中西击樊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几乎把曹操吓得准备迁都。   但也正是这场声势浩大的攻势,让他忽略了背后的隐患,尤其是东吴的反应。很多人以为关羽是被东吴出其不意地偷袭了后方,才落得败走麦城的下场,这种说法没错,但太表面。真实情况远比这个复杂得多。   当关羽北伐曹仁的时候,其实已经引发了曹操和孙权的高度警觉。曹操一方没有再派新的援军,而是有意识地稳住局势,甚至在谋士的建议下,转而暗示孙权可以从背后插手。   这不是简单的“坐山观虎斗”,而是带有明确战略意图的诱导行为。孙权自然看出机会来了,他也一直对荆州心怀不满,尤其是吕蒙早年提出的“白衣渡江”计划,正好趁此机会付诸行动。   于是,孙权派吕蒙率军偷袭荆州。这里要注意,吕蒙并不是单兵作战,他背后有整个东吴的配合,内部早已安排好,甚至利用了伪装和情报战。   在吕蒙的主导下,东吴军队兵不血刃地控制了荆州大部分据点,等关羽回头,已经无处可退。   而吕蒙并不是唯一围攻关羽的将领,更不能忽略的是陆逊。当时陆逊还年轻,但已被孙权委以重任,协同吕蒙作战。   也就是说,吕蒙主攻,陆逊断路,两人配合默契,几乎把关羽的退路堵得死死的。关羽在发现局势不妙后,带着数千残部退守麦城,想要突围到西边的上庸,和刘封、孟达汇合,但这个时候,刘封和孟达并没有响应,这种“内部不配合”其实也加剧了他的孤立无援。   关羽到达麦城时,已经是强弩之末。麦城并不是一座坚固的要塞,更像是一个临时据点,而他本人的兵力已经大大削弱。   而就在这时,孙权又派出了潘璋、马忠等将领,从不同方向合围麦城。潘璋是当时东吴的重要将领,马忠则是突袭的急先锋。   关羽的失败并非一场意外,而是多位将领在不同层面联合压制的结果。从吕蒙、陆逊,到潘璋、马忠,东吴几乎是倾尽主力,形成了一个围歼行动。   所以我们今天回头看“败走麦城”这四个字,不能再用那种简单化的叙述去理解它。这不是一个英雄孤军奋战失败的故事,而是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和军事行动的终点。   关羽的死,是三国时代权力格局重新洗牌的标志之一。荆州失守,对刘备集团打击极大,直接导致后来的夷陵之战。   而孙权通过这次行动,一举夺得荆州,实力大增。更微妙的是,曹操虽然没有出兵,但从中得利,也巩固了北方的稳定。   关羽的失败,不是他个人能力的失败,而是战略形势变化下的必然。他面对的不是某一个敌将,而是整个东吴军事系统的合围,从吕蒙、陆逊,到潘璋、马忠,每一位都有明确分工。   他们不是偶然出现在麦城周围的,他们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分工的作战群体。这种联合压制才是真正让关羽走投无路的核心原因。

0 阅读:128

评论列表

乌贼大聪明

乌贼大聪明

2
2025-10-01 16:44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关羽的死和吕布的死采用了同一个写作套路。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