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前重庆办了车路云50人论坛。
这个论坛已经办了好几届,年年都办,聚集了一大批来自政产学研金五个层级的大咖,主要围绕车-路-云-听来讨论未来我国的智能网联汽车该怎么走。
最核心的是为什么大家对于车路云这么关注?核心还是安全层面。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提出,“车路云时代”,交通事故率将减少70%以上。道路通行能力提高3-5倍,节省交通能耗15-20%,城市交通面貌将发生深刻变革。
会议开了三天比较长,发言人和各种分论坛也很多。我凝练总结一些会议的精彩内容,或许对你有一些启发。
一个城市:重庆。
重庆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镇,重庆市汽车产量164.9万辆,位居全国省市第三。
所以很多人只知道重庆有长安汽车集团,但其实背后它带来的汽车产业集聚效应对于重庆的意义更大。目前重庆市政府副市长马震介绍,目前重庆在汽车领域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54家,科技型企业3543家。
两个方向带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
——政策端要形成共识:推动车路云发展的系统性思维。
整体看论坛的发言情况,政界和产业界其实对车路云发展都非常看好,但是也是有前提,比如必须重视车路云协同发展的系统思维。
如果从车路云整体发展的情况下来看待,大家探车、云的声音很多,但路很少。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翁孟勇就提出,车路云技术的发展,一定要回应车企,路侧、通信等各自的利益,让所有参与方都有获得感、参与感、存在感。
特别是,如何利用好高速公路发展我国无人货运物流配送系统,这个问题在今天无人物流爆火的放下,其实很有讨论的必要性。(包括推动无人卡车货运)
——产业端要敢冲锋:用AI做出安全出行的新范式。
在论坛上,也来了不少的车企自动驾驶一把手,比如蔚来任少卿、长安陶吉。
陶吉认为,AI技术的发展也给传统运营上的车路协同或车路云带来了新机遇。
云控平台还有路侧设施都可以用大模型、智能体去武装,使得车、路、云的对话和通信变得更加简单,更加语义化,更加主动式的协同。
而蔚来也在车路云协同有所动作。
目前蔚来已经在工厂园区内实现了自动泊运系统实际应用。说人话就是新车从出场到待泊区全部都是无人驾驶。从这个层面上理解,小鹏、理想应该也有类似的应用。
车路云50人论坛 蔚来 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