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一位叫安格斯巴贝利的英国小伙,长期以炸鱼薯条为食,体重飙到了207公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9-29 17:30:47

1965年,一位叫安格斯巴贝利的英国小伙,长期以炸鱼薯条为食,体重飙到了207公斤,为了减肥,他决定断食一年。 安格斯巴贝利,一个土生土长的苏格兰人。他家的营生,是开了一家炸鱼薯条店。你懂的,就是那种香气能飘半条街,让所有减肥计划瞬间崩盘的“热量炸弹”生产基地。常年守着这么个地方,安格斯的身材也就可想而知了。到1965年,27岁的他,体重已经飙到了惊人的207公斤。 207公斤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三四个成年人的重量压在一个人身上。走路喘气,弯腰费劲,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安格斯自己也烦透了这种被体重支配的恐惧,他下定决心,要跟这一身肥肉彻底说拜拜。 于是,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的决定。他走进苏格兰邓迪皇家医院,对着医生说:“我要减肥,而且我要用最彻底的方式——断食。” 医生们一听,眉头都拧成了疙瘩。短期断食在医学指导下或许可行,但长期不吃东西,那不是减肥,是玩命。可安格斯铁了心,他说,他要坚持到自己理想的体重为止。医生拗不过他,只能答应在严密的医学监控下,陪他进行这场疯狂的实验。 就这样,一场人类历史上堪称奇迹的断食之旅开始了。从1965年6月起,安格斯彻底告别了固体食物。那他靠什么活下去呢?神仙水吗?当然不是。医生团队给他制定了严格的“补给”方案:每天摄入多种维生素、钾、钠等电解质,以及一些维持生命必需的氨基酸酵母。 至于喝的,只有零卡路里的黑咖啡、茶和苏打水。偶尔,他会在茶里加一点点糖或牛奶,但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身体所需的热量,将完全来自于消耗自身储存的脂肪。这个过程,用今天的科学术语解释,就是启动了深度的“细胞自噬”。身体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会开始分解、回收自身的非必要细胞和脂肪,将其转化为能量。这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在外部燃料断供后,开始燃烧自己的储备零件来维持运转。 日子一天天过去,安格斯的情况让医生们大为惊奇。他非但没有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精神状态还相当不错。他定期去医院接受检查,医生们密切监测他的血糖、血压和各项生理指标,确保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除了不能吃饭,他几乎过着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甚至还能回家待着。 他的体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平均下来,他每个月能减掉大约10公斤。这是一个非常稳定的掉秤速度,说明他的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自给自足”的能量模式。 一直饿着肚子,难道不会饿得发疯吗?这就要提到我们身体里一种叫“脑肠肽”的激素。当我们饥饿时,胃会分泌这种激素,向大脑发出“快找高热量食物”的信号。这也是为什么节食减肥那么难,因为你对抗的不仅是嘴馋,更是写在基因里的生存本能。 但安格斯的断食是彻底的、持续的。当身体完全进入依赖脂肪供能的状态后,这种由血糖波动引发的强烈饥饿感反而会减弱。当然,这绝对离不开他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想象一下,一个曾经天天闻着炸鱼薯条香味的人,要忍受一年多闻得到却吃不着的折磨,这其中的心理斗争,恐怕比生理上的饥饿更难熬。 1966年7月11日,这一天,是安格斯断食的第382天。他站在体重秤上,指针稳稳地停在了82公斤。从207公斤到82公斤,他整整减掉了125公斤! 他成功了,他达到了自己理想的体重。 长达382天的禁食后,他的第一餐吃得极为简单,也极具仪式感。一个煮鸡蛋,一片抹了黄油的面包。 面对记者的镜头,他慢慢地吃着,然后说:“一切顺利,我感觉有点饱,但我非常享受。”那种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安格斯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减肥成功后,他搬到了沃里克,过上了全新的生活,还娶妻生了两个儿子。更重要的是,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他的体重只反弹了大约7公斤,基本维持在了健康水平。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这场极限挑战并非昙花一现。 他的这次壮举,也被载入了1971年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成为有记录以来人类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禁食。 不过,为了防止有人模仿这种极端的危险行为,吉尼斯后来停止了收录任何与禁食相关的记录。 他用自己的生命做了一场伟大的实验,向世界展示了人体的潜能和意志力的极限。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格斯的故事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极端个例。 他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与人和的结合。 1990年9月,安格斯巴贝利去世。他的一生,因为那382天而变得不再平凡。他不是什么超级英雄,只是一个开炸鱼薯条店的普通人,却用最朴素也最极端的方式,完成了一场与自我的较量。他的故事至今仍在提醒我们:人类的身体是一座充满未知的宝库,但探索它的前提,永远是敬畏与科学。

0 阅读:2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