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妹夫薛万彻因谋反罪被处斩。临刑时,刽子手第一刀没有砍准,薛万彻大声呵斥:“哆嗦什么,用力。”刽子手连砍三刀,这才斩下首级。 公元626年,在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刚经历过宣武门之变的血腥,此刻还正在一片混乱之中。 就在此时,太子李建成的心腹薛万彻,带着两千余死士做了件震动朝野的事。 他先率部猛攻玄武门,见李世民守住了城楼,又掉头扑向秦王府。 这位悍将竟然发誓要取李世民性命,为旧主复仇? 谁能想到,十年后,这个差点颠覆李唐江山的人,会跪在丹墀下接受公主婚书? 薛万彻的命运转折,始于李世民的“不杀之恩”。 玄武门之变后,薛万彻逃入终南山,带着残部在密林里与官府周旋。 朝臣皆言“此獠必除”,李世民却连派三批使者入山劝降。 史书记载,他望着终南山的云雾叹道:“如此虎将,若死在林子里,是李唐的损失。” 最终薛万彻卸甲出山,从此成了李世民麾下战将。 贞观年间的薛万彻,是真正的“战场杀器”。 他随李靖征突厥,率部夜袭定襄,端了颉利可汗的王庭。 随后又统兵击薛延陀,以少胜多击溃数万骑兵。 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将妹妹丹阳公主许配给他,当着满朝文武说:“当世名将,唯李勣、李道宗与薛万彻三人耳!” 此时的薛万彻,是风光无限的驸马都尉,是李世民口中能与李靖并列的英雄。 但他忘了,战场上的勇猛,未必能兑换朝堂的安稳。 薛万彻的问题,其实从他走出终南山时就埋下了。 史载他“性骄倨,轻于待物”,在军中常因小事呵斥同僚,甚至与监军将官当众争执。 贞观年间,右卫将军裴行方便弹劾他“私结党羽,对朝廷心怀怨望”。 两人当廷对质时,薛万彻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最终只能低头认错。 大臣们联名上奏“驸马怨怼,当诛”,李世民虽惜其才,还是将他贬去边关。 若薛万彻就此收敛,或许能保得善终。 可他偏不,在贬谪期满后,回朝任宁州刺史,又因“治政严苛,与地方豪族不和”再遭弹劾。 更糟的是,他交了两个不该交的朋友。 一个是同样对现状不满的房遗爱,另一个是野心勃勃的长孙无忌。 命运的齿轮,从房玄龄次子房遗爱的婚姻裂痕开始转动。 房遗爱的妻子高阳公主,是长安出了名的“搅事精”。 她先与辩机和尚私通,事发后闹得满城风雨。 李世民去世后,她又借丧期挑唆丈夫与兄长房遗直争夺家产。 房遗直被逼到绝路,反告高阳公主“意图不轨”,本是家务事,却被长孙无忌盯上了。 长孙无忌时任太尉,掌控着朝廷实权。 他早想清除李世民留下的旧臣势力,房遗爱案成了最佳契机。 当他查到房遗爱与薛万彻往来密切时,立刻意识到了,这是把“反状”坐实的突破口。 薛万彻起初拒不认罪。 但房遗爱为求活命,不仅攀咬他“常聚众议论朝政”,还供出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等宗室成员“密谋废立”。 长孙无忌顺水推舟,将这些人都罗织进案子里。 最终,薛万彻在“谋反”罪名下被押入天牢。 永徽四年春,长安西市的刑场围满了百姓。 薛万彻戴着枷锁被押上来时,年近六旬的他头发花白,脊背却挺得笔直。 监刑官宣读圣旨,说他是“受房遗爱蛊惑,意图谋反”,他突然仰头大笑:“老子当战死沙场,岂能被房遗爱这种小人拉下水!” 刽子手挥刀时手抖,首刀偏在颈侧。 薛万彻闷哼一声,瞪向刽子手:“抖什么?没吃饭吗?” 第二刀还是不利,他骂得更凶。 直到第三刀落下,头颅滚落在地,围观人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而他的妻子丹阳公主跪在宫门外三天三夜,终于求得李治允许收尸。 她抱着丈夫的头颅痛哭:“你本是该刻在凌烟阁的人啊!” 薛万彻的死,本质是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长孙无忌借他的“反状”清除了房玄龄、李恪等异己,巩固了李治的地位。 可他没想到,六年后自己会被武则天构陷“谋反”,在黔州流放地自缢身亡。 当年他用来杀薛万彻的那套手段,最终反噬到了自己身上。 历史总爱开这样的玩笑。 一个因刚愎丢了前程的猛将,最终因政治倾轧丢了性命。 一个靠权术上位的权臣,最终也死于权术。 薛万彻的一生,像一面镜子。 照见了初唐武将的豪迈与局限,也照见了宫廷政治的残酷与无常。 他从终南山走出的那刻,或许该明白战场的刀能劈开敌阵,却斩不断朝堂的算计,将军的勇能震慑敌人,却防不住小人的构陷。 刑场上的那声大笑,或许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最后注解。 生为猛将,死亦不肯弯腰。 只是这笑声里,藏着多少未说出口的遗憾? 主要信源:(百度百科——薛万彻、微信公众平台——薛万彻、薛万钧:冲锋陷阵 初唐名将)
乾隆之所以选择嘉庆当皇帝,原因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选择了5位接
【8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