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在太子位置上完全压制了秦王,天策府当时基本都是上被肢解干净了,李世民釜底抽

趣史小研究 2025-09-19 16:37:45

李建成在太子位置上完全压制了秦王,天策府当时基本都是上被肢解干净了,李世民釜底抽薪来了波玄武门才算是翻盘。薛万彻拼命攻打玄武门,差点就打进了秦王府,要不是尉迟敬德拿出两兄弟人头,那结果真的很难说。只能说李世民更加优秀,李建成做一个合格的太子绝对是没有半点问题的 公元626年。那时候的长安城,表面上风平浪静,底下早就暗流汹涌了。很多人以为,这是太子和秦王的二人转。其实不然,这盘棋的真正棋手,除了他俩,还有个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亲爹,唐高祖李渊。 李渊心里跟明镜似的,二儿子李世民功劳太大了。大到什么程度?“天策上将”这个官职,就是老爹专门为他量身定做的,因为实在没得封了。允许他开“天策府”,自己招揽人才。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给了他一个合法的“小朝廷”。这在任何一个皇帝眼里,都是根刺。功高震主,尤其这个“主”还是你亲爹,这问题就更复杂了。 所以,武德后期,李渊的天平,其实是明显倾向太子李建成的。这不是偏心,这是一个帝王的制衡之术。他要用太子的“名分”和“正统”,来压一压秦王的“功劳”和“实力”。 李建成干得怎么样?说实话,相当漂亮。他绝不是史书里被李世民光环掩盖的那个懦弱形象。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开国太子,李渊在外打仗,他在后方镇守,处理政务,调度资源,样样拿得出手。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弟弟的“天策府”是个巨大的威胁。 于是,一场针对天策府的“肢解”手术开始了。 首先,是挖墙脚和掺沙子。太子和齐王李元吉公开用金银财宝去拉拢秦王府的大将。比如对尉迟敬德,先是许诺高官厚禄,看老尉迟不上道,转头就找茬把他关进大牢,差点给弄死,要不是李世民拼命求情,估计就没后来的门神了。 最狠的一招,是直接把李世民的左膀右臂给砍了。 “房谋杜断”听说过吧?房玄龄、杜如晦,这俩是李世民的首席智囊。李建成一纸诉状告到李渊那,说秦王府的人图谋不轨。李渊顺水推舟,直接下令,把房玄龄和杜如晦赶出秦王府,不准他们再见面。这等于把李世民的大脑给摘了。 军事上,李渊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太子和齐王。武德后期,讨伐刘黑闼这种重要的军事行动,总指挥是李建成。平定江南,主帅是李元吉。过去那个战无不胜的秦王,反倒被晾在了一边。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突厥犯边,李渊决定派兵征讨。按理说,打突厥这种硬仗,李世民是最佳人选吧?可李渊偏不,他任命李元吉为主帅。更要命的是,李元吉向李渊提议,要抽调秦王府最精锐的将领,比如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等人随他出征,还要把秦王府的亲兵也划拨过去。 这叫什么?这就是赤裸裸的“釜底抽薪”。 人给你抽走,兵给你带走,把你李世民彻底架空成一个光杆司令。到时候,人在军中,是杀是剐,还不是人家一句话的事? 长孙无忌他们急了,跟李世民说:“大王,再不动手,咱们就得引颈受戮了!” 所以,玄武门之变,根本不是李世民蓄谋已久的夺权,更像是一场被逼上绝路的困兽之斗。 他不出手,死的就是他。 六月初四那天凌晨,玄武门的那场血战,我们都知道结果。李世民亲手射杀了大哥李建成,尉迟敬德干掉了四弟李元吉。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好戏才刚刚开始。 东宫和齐王府的人听说两位主子被杀了,当时就炸了。太子手下第一猛将薛万彻和齐王府的冯立,立马集结了两千多精锐士兵,发了疯一样直扑玄武门。 薛万彻这人,勇猛无比,号称“万人敌”。他带着人马,喊着“为太子报仇”的口号,对着玄武门就是一顿猛攻。当时的玄武门守将是李世民的亲信,但架不住对方人多势众,攻势又猛,一时间箭如雨下,喊杀声震天。史书记载,薛万彻一度攻破了玄武门的防线,差点就打了进去。 他甚至还想直接带兵冲向秦王府,把李世民的老巢给端了。 玄武门这边,李世民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杀,心神未定,大部分兵力都布控在宫内,防备李渊。外面,是薛万彻带着杀红了眼的复仇大军。一旦玄武门失守,这两千人冲进宫城,和宫里的禁军里应外合,李世民那点人手,瞬间就会被淹没。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干了件扭转战局的事。他割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提着冲上玄武门城楼,高高举起,对着城外的东宫士兵大喊:“太子和齐王谋反,已经被秦王殿下诛杀!罪在首恶,胁从不问!” 城下正在猛攻的士兵们,一看到两位主子血淋淋的人头,瞬间就懵了。主心骨没了,这仗还怎么打?为谁打?刚才那股子复仇的血勇之气,一下子就泄了。人心一散,队伍就没法带了。 薛万彻再勇猛,也控制不住崩溃的军心,最后只能带着几十个骑兵仓皇逃窜。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