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暴怒,古特雷斯有麻烦,100多国不敢帮他,中国成定海神针 第79届联合国

飞天史说 2025-09-25 15:40:49

特朗普暴怒,古特雷斯有麻烦,100多国不敢帮他,中国成定海神针 第79届联合国大会本来是各国领导人展示风采、摆明立场的舞台,谁也没想到,这次的主角竟然成了特朗普的“暴怒三连击”。 从电梯里被困,到演讲提词器罢工,再到音响直接罢工一整套操作,现场一度像是脱口秀。 台下的各国代表面面相觑,台上的主角气得不行,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场闹剧背后,国际格局的微妙变化和各方沉默更让人琢磨不透。到底是谁在背后踩了油门,谁又成了真正的“定海神针”?我们得好好扒一扒其中的门道。 说起特朗普这次在联合国的遭遇,真有点尴尬到家。 电梯门一关,特朗普和夫人直接“被困”半小时,特勤局出动还得靠技术员才解决,领导人安全和面子全没保住。 紧接着,好不容易轮到自己演讲,提词器一黑屏,台上一度陷入十几分钟的冷场,特朗普只能尬站着,原本精心准备的发言节奏全打乱;再到音响直接掉链子,场下代表只能靠翻译耳机才能听清,现场氛围比春晚抢红包还要紧张。 这一连串意外,不仅让特朗普怒火中烧,还让他顺势在社交媒体上开炮,质问是不是有人“做局”,甚至直接把矛头指向了联合国的管理层。 这种“受害者”叙事一上来,特朗普的老套路又上线了,把所有责任往外推,顺便加戏给古特雷斯。 更绝的是,他还下令特勤局调查,扬言要“抓人”,连联合国的工作人员都不放过,这种操作在国际场合实属罕见,外交惯例直接被踩在脚下,谁都能感受到一股子火药味。 古特雷斯这次是真有点头大。按理说,联合国秘书长主要负责调停、协调,怎么突然成了“背锅侠”?美国总统公开指责联合国“无用”“乱花钱”,还要查联合国内部,搞得古特雷斯压力山大。 更棘手的是,现场的一百多个国家代表几乎全都选择了沉默,没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为什么?说白了,大家都怕得罪美国。 美方一旦翻脸,不是撤资就是威胁封杀,许多小国根本惹不起。再加上特朗普的不确定性,谁也不敢保证今天站出来撑联合国,明天不会被美国“记小本本”。 这种集体沉默,折射出联合国的无力感——明明是全球治理的中枢,却在大国博弈中被晾在一边。 美国作为常任理事国,动不动就用否决权“单挑全场”,比如加沙问题,安理会14比1的投票结果,最终还是被美国一票否决。 权威说没就没,改革说起就卡壳,老机制早就跟不上今天的多极化世界局面。中国提出的“联合国要加快改革”,简单一句话,道出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心声。可改革进不了步,联合国就只能在夹缝里艰难求生。 就在这混乱当口,只有中国开口给联合国撑腰了。王毅外长在天津见古特雷斯时,明确表态:联合国80年来的作用不可替代,越是局势复杂,越要支持联合国。 中国不光是嘴上表态,实际行动也跟上:主办上合组织峰会,还特意邀请古特雷斯出席,给联合国搭了个大舞台。 对比美国“冷脸”,中国这波操作简直是国际关系里的“定海神针”。这背后,中国的算盘也很明白。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多边主义的支持者,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不能变,联合国改革的步子也不能停。 中国靠实际行动团结全球南方国家,推动更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这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越来越重。 学界有分析认为,这种做法既能稳住全球局势,也能增强中国的话语权,和美国的单边行动形成鲜明对比。 尤其是在否决权问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上,中国推进改革的态度早已不是秘密。中国对联合国的支持,有原则有底线,不当“冤大头”,更不做“甩锅侠”,而是力求推动一个更公平合理的秩序。 视角往回拉,其实这场风波本质上是大国博弈的缩影。特朗普的“暴怒”只是导火索,暴露了美国和联合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也让人看清联合国自身的难题。 美国强权在先,联合国改革在后,夹在中间的古特雷斯左右为难。大多数小国家的沉默,是无奈也是现实。 中国此时站出来,既是肩负责任,也是争取主动权。联合国正站在十字路口,未来走向还未可知。美国的压力可能会逼出点改革火花,也可能让联合国陷入更深的困境。 中国的“定心丸”能不能真的变成多边共识,还要看各方的实际行动。所有人的选择,都将影响到全球治理的方向。 在这个风高浪急的时代,多边主义比以往更重要。国际社会不是谁说了算,也不是谁闹脾气就能改规则。 中国的定力,联合国的坚持,还有国际社会的集体智慧,才是未来稳定的关键。谁能真正成为定海神针,谁又能带动局势走向平衡,还得时间给出答案。 参考资料:特朗普:联合国发生了三件“非常险恶”的事件,特勤局已介入 2025-09-25 08:19 中国新闻网

0 阅读:1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