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指责印度和中国通过俄罗斯能源进口“资助

深度老高 2025-09-24 15:37:31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指责印度和中国通过俄罗斯能源进口“资助”乌克兰冲突。 特朗普此前曾主张对与俄罗斯保持经济联系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以增加财政压力。 特朗普声称:“中国和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是正在进行的战争的主要资助者。”他还嘲笑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北约成员国,称他们通过从俄罗斯购买能源,同时“与俄罗斯作战”,实际上是在“资助对自己的战争”。 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指控”,暴露的不仅是其对国际政治的幼稚认知,更是美国霸权逻辑下双标与虚伪的典型表演。 一边是中国、印度因正常进口俄罗斯能源被扣上“资助战争”的帽子,一边是北约盟友持续采购俄油气被嘲讽“资助对自己的战争”——特朗普的指责看似“一视同仁”,实则是典型的选择性批判。中国、印度作为主权国家,基于能源安全与经济利益选择多元化进口,本是合理之举,特朗普却将其污名化为“战争资助者”,本质是用意识形态标签压制他国自主决策。而北约国家如匈牙利、斯洛伐克等长期依赖俄天然气的现实,特朗普此前鲜少激烈批评,如今却轻蔑嘲讽其“自掘坟墓”,这种对盟友与对手的差异化“审判”,彻底撕开了其“公平”伪装。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身从未彻底切断与俄能源关联。尽管美俄直接能源贸易占比不高,但美国页岩油企业通过第三方转售俄原油牟利的暗箱操作从未停歇。特朗普要求他国“断供”的激昂姿态,与其对自家企业“灰色操作”的默许形成鲜明反差——所谓“制裁”,不过是美国借政治工具挤压他国生存空间、维护自身利益的幌子。 中俄拒绝屈服于这种霸权胁迫,恰恰是对特朗普逻辑最有力的反击:能源合作是全球经济的正常纽带,而非战争的工具;以“资助”之名行施压之实,不过是美国维护单极秩序的陈旧戏码。特朗普的双标表演,最终只会让国际社会更清晰看到:某些政客口中的“规则”,不过是强权的注脚。

0 阅读:3

猜你喜欢

深度老高

深度老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