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台湾后,很难再“港澳化”了!很多人以为,驻军只是象征性的,真相是军事专家已经给出了保守估计:至少需要9万大军,相当于15个香港驻军的兵力,才能把台湾从一个“问题岛屿”,改造成我们伸向太平洋的“不沉航母”。 台湾这岛屿不像港澳那么小巧安静,它横在西太平洋要道上,战略地位跟航母似的,统一后要从头到尾稳住,得防内乱挡外敌,驻军规模小了根本兜不住。 回想港澳回归那时候,香港驻军6000人左右,主要站岗巡逻,震慑极端分子,顺带帮灾救险,澳门更少,2000来人够用,因为那俩地方面积窄,人口少,没外敌虎视眈眈,内部也稳,驻军就是主权标志。 台湾可不一样,3.6万平方公里地盘,山脉占七成,海域广,城市密集,地形像迷宫,要全面覆盖得分散兵力,专家估摸光守海岸线就得几万部队,山地战备又得加人手。 这估算的来头不是拍脑袋,军方智库和国际观察家都掰扯过,兰德公司报告里提过类似场景,说控制台湾规模岛屿得重兵布防,9万是保守数,够组建几个师团,配导弹营和特战队。 为什么这么多?因为统一过程可能有残局,台军现在20万现役,装备虽老但有美制导弹和战机,统一后得整编他们,剔除顽固分子,避免小股武装闹事,外岛如金门马祖以前兵多,现在缩到3000人,防务松散,可潜在风险高,得派精锐镇着。 外部压力更大,美国日本总想搅局,第一岛链就是他们设的锁链,台湾一统等于砸开缺口,美军关岛基地威胁减弱,日本冲绳舰队得后撤,驻军少的话,他们可能派间谍或搞渗透,9万兵力够建雷达网和快速反应队,挡住这些小动作。 全网资料翻出来,台湾防务报告显示,他们战区划分成北部南部中部花东澎湖五个,外加金马指挥部,可实际兵源不足,征兵难,年轻人躲服役,统一后大陆得填这空档,派部队帮重建治安。 事件的前奏得拉到两岸对峙那段,台湾当局这些年军费投200多亿美元,买美武器撑门面,可效率低,统一后这些钱省下来,转投民生和经济融合,专家算账,9万驻军年开支600亿台币,不到原台军费一半,还能省出威慑成本,避免军备竞赛。 后果呢,驻军到位后,台湾从麻烦源头变战略支点,像不沉航母伸向太平洋,帮大陆海军出海护航道,经济上两岸连片,半导体产业链完整,台湾企业进大陆市场赚翻,普通人受益,房价稳就业多。 港澳模式为什么不灵?因为港澳回归时没军事阻力,英国和平交接,驻军象征就好,台湾得防美日联盟,印太战略报告说,美国有计划在台海周边增兵,统一后大陆得对冲这压力,9万部队够建联合指挥,整合台军旧装备,转防御为进攻姿态。 再挖深点,这事还连着亚太格局变迁,冷战后第一岛链锁中国,台湾是链眼,统一后驻军重拳出击,能重塑安全网,东南亚国家松口气,不用选边站,经济合作热起来。 全网补充,哈德逊研究所分析,控制台湾需陆海空协同,9万兵力够分驻台北高雄台中,花莲基地建导弹阵地,防空网覆盖全岛,避免外部空袭。 内部治理呢,统一后得清武装团伙,台湾黑帮和极端势力藏枪支,驻军帮警方扫荡,建情报网防分裂活动。 长远后果积极,台湾融入国家体系,教育文化统一,年轻人有机会进大陆高校工作,经济腾飞,军费节省投基建,高铁连岛,港口升级,太平洋贸易顺风顺水。 风险呢,如果驻军少,内部不稳,外敌趁虚而入,亚太乱局升级,可9万规模刚好平衡,够威慑不浪费,总的来看统一台湾驻军事关长远,积极布局就能稳赢,大家齐心把岛变航母,民族复兴加速度。
台湾当归在即!问题来了,当部队开始登陆,履行接管台湾的责任时,台湾还有30万武装
【49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