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秋天,伟人在武汉问了韩先楚一句话:“洪麻子怎么样?”韩刚说完洪学智还在

秋水伊人行者 2025-09-19 14:31:22

1965年秋天,伟人在武汉问了韩先楚一句话:“洪麻子怎么样?”韩刚说完洪学智还在吉林下放劳动,伟人马上接了一句:“他过去有功,不能一棍子打死!” 主要信源:(浙江日报——洪学智:放牛娃两授上将;新浪网——毛主席多次询问:洪学智哪里去了) 1965年,洪学智这个名字曾经牵动许多中国人的心。 他是一位从普通农家走出来的将军,凭借战功一步步晋升,却在这一年陷入政治旋涡,人生走向悄然转变。 这一切,还要从更早的庐山会议说起。 1959年夏天,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会议。 原本是要纠正一些工作偏差,但后来会议方向发生变化。 当时彭德怀写了一封信,谈到一些实际问题和看法。 洪学智看了这封信,觉得彭德怀讲的是实际情况,是出于对国家人民的关心。 在会议讨论过程中,有人批评彭德怀,甚至提出一些不实的指责,洪学智仍坚持说了公道话。 他认为彭德怀出国访问是中央批准的,不存在所谓“里通外国”的情况。 但由于当时的环境和气氛,洪学智的态度使他受到牵连。 1959年10月,他被免去总后勤部部长的职务。 第二年5月,他被安排到吉林省,担任农业机械厅厅长。 很多人觉得,从军队高级领导到地方厅长,落差很大。 但洪学智本人并没有太多抱怨,他说自己参加革命本来就不是为了做官,只要还能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就满足了。 洪学智对吉林并不陌生,解放战争时期他就在这里战斗过。 到了新岗位,他全心投入工作,经常下去调研,制定农业机械发展规划。 他还想办法从国外引进一台收割机,组织技术人员学习模仿,最终造出了国产的收割机。 在他的努力下,吉林的农业机械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1962年,省里机构调整,农业机械厅和重工业厅合并,洪学智改任重工业厅厅长,继续在地方上埋头工作。 1966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问起洪学智的情况。 他问韩先楚将军,好久没见洪学智了,不知道他在哪里。 韩先楚说可能在吉林。 毛泽东表示,庐山会议那件事是认识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 韩先楚后来把这话转告给了洪学智,洪学智听了很感动,但他并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只说自己在吉林挺好,还学到了不少东西。 可惜不久后政治运动全面开始,洪学智再次受到冲击。 他经常被批斗,但他始终不肯说违心的话,也不求饶。 有一次,他看到批斗牌子上写着侮辱他的话,一气之下把牌子踢开了。 1970年底,他被下放到金宝屯农场参加劳动。 虽然年近六十,但他身体还好,扛粮食、干农活都不推辞。 1971年秋天,林彪事件后,毛泽东又一次问起洪学智。 周恩来得知后,立即向沈阳军区了解情况。 在周恩来的过问下,洪学智从农场回到省里,被任命为石油化工局局长。 至此,他已在吉林工作了十二年。 他依然保持平常心,说只要有工作干,在哪里都一样。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 吉林省不允许统一组织悼念活动,洪学智很生气,坚持在自己局里组织了悼念。 他说大不了再去农场劳动,但不能不表达对周恩来的敬意。 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召开后,长春市组织庆祝游行。 洪学智正在游行队伍中,突然有人通知他立即回北京,有新的工作安排,中央派来的飞机已在机场等候。 回到北京后他才知道,自己已在十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军委委员。 第二天开军委会议,大家都穿军装,只有他还穿着便服。 他开玩笑说没关系,可以站在后排,算是“军民结合”。 领导马上派人给他找来一套军装换上。 同年9月,洪学智重新回到军队工作,担任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开始了新的征程。 回顾洪学智的经历,他从战场走到高层,又因政治运动被下放地方,多年后再次获得启用。 整个过程起伏跌宕,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坦荡的胸怀。 他的故事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也展现了一位老革命者的担当和品格。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1

猜你喜欢

秋水伊人行者

秋水伊人行者

秋水伊人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