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9月14日写道:“如今大豆已被中国当作对美贸易战中的有力武器。‘除非出

史鉴奇谈 2025-09-15 09:58:43

华尔街日报9月14日写道:“如今大豆已被中国当作对美贸易战中的有力武器。‘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我不会指望中国买我们的大豆,’美国大豆种植户表示,他们正在为中国不再是主要买家的未来做准备。”   华尔街日报那篇关于大豆的报道确实点出了一个残酷现实。美国农民现在望眼欲穿等着中国买家,但奇迹似乎不会发生。中国过去可是美国大豆的头号主顾,每年采购量能占到他们总出口的六成以上。如今这局面,完全是贸易政策走偏带来的苦果。   特朗普政府最初挥起关税大棒时,大概没算清这笔账。他们以为能用大豆当筹码让中国让步,结果中国转身就找到了新货源。巴西农民现在可是笑开了花,他们的对华出口份额已经从2018年的50%多猛增到现在的71%,美国份额却暴跌到不足5%。这哪是贸易战,简直是给南美农业送了一份大礼。   美国豆农的心都在滴血。仓库里堆成山的豆子没人要,价格比三年前的高点跌了四成。种一英亩大豆成本要600美元,现在只能卖400美元。每英亩净亏200美元让很多家庭农场面临破产。有些农民只能眼睁睁看着金黄的大豆被粉碎成饲料,甚至烂在地里。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德自家农场预计今年要亏15万美元,他在给特朗普的公开信里直言行业已经站在悬崖边缘。   中国这波操作可不是临时起意。自从2018年贸易摩擦开始,中国就加速推动大豆进口多元化。一边和巴西、阿根廷签长期供应合同,一边把国内产量从1600万吨提升到2100万吨。还建立了4500万吨的战略储备,足够国内三年消费。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中国手里握满了牌,根本不怕美国搞断供。   巴西成了最大赢家。今年三月他们对华出口了1570万吨大豆,创下月度纪录。中粮集团还在巴西桑托斯港投了2.85亿美元建专用码头,要把年出口能力从450万吨提到1400万吨。这条供应链一打通,美国大豆想再杀回中国市场可就难了。   特朗普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喊话,希望中国把订单增加到三倍。但市场交易员都清楚,中国秋季采购已经结束,一颗美国大豆都没买。所有需求都转向了巴西和阿根廷。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对华大豆出口可能锐减1400万到1600万吨,这相当于他们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深层次看,这已经超出贸易争端的范畴。中国正在重构全球粮食贸易格局。除了巴西,还和阿根廷、乌克兰甚至哈萨克斯坦签协议。进口来源国从2018年的5个扩展到12个。这些布局让中国在面对任何单一供应商时都更有底气。   美国中西部农业州本是特朗普的票仓,现在农民们的失望情绪正在蔓延。爱荷华、伊利诺伊这些传统红州面临严重经济压力。农场贷款违约率上升了27%,一些地方银行甚至出现挤兑风险。如果问题不解决,可能直接影响明年中期选举的选情。   这场大豆战争也惊醒了整个美国农业。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农业净收入已经下降了23%。除了大豆,玉米价格也比2022年高点跌了超50%,猪肉出口计划也被削减。农业不景气还会连锁影响仓储、物流、加工等上下游产业,这些行业支撑着美国2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其实早就表态,具体问题建议向主管部门询问,中方在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但美国似乎低估了中国的决心和应对能力。现在中国不仅不急着买美国大豆,还通过技术升级把亩产从2018年的120公斤提升到150公斤,进一步降低对外依赖。   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已经彻底改变。巴西现在占全球出口量的40%,掌握了定价权。美国虽然产量还是世界第二,但失去中国市场后,很难找到替代买家。日本曾考虑增加美国大豆进口来帮他们抵消损失,但体量完全无法和中国相比。   大豆这场博弈说明,把经济工具当政治武器最终会反噬自身。美国农民正在吞下这枚苦果。而中国通过多元化布局和战略储备,已经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接下来美国要么调整政策平等对话,要么只能继续看着大豆在仓库里发霉。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