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凉了”?记者实探门店几乎没人,日损最高300万,2026年IPO悬了 “现在几乎没人!影响太大了!”9月13日下午,记者走进西贝餐饮兰州中心店,服务员的一句话,道尽了当下的冷清——以往排队等位的场景彻底消失,店内空旷得显眼。 后厨实探:2024年的肉、冷冻羊肉、“说不清”的封缸肉 为摸清情况,记者先以顾客身份申请探访后厨,登记信息、穿好工作服、洗手后才获准进入(店员强调“非持证记者不能拍”)。 刚进后厨,门店负责人就主动提起罗永浩直播的争议:“昨晚我也看了,镜头里那2024年的肉制品,是去年我们做快餐品牌剩下的,现在用来给员工当餐食,刚好被拍到了。” 至于大家关心的“羊肉新不新鲜”,负责人直言:“西贝的羊肉都是每年一次集采,冷冻后发往全国门店,我们这么大的规模,不可能天天杀羊,这和小店不一样,冷冻的跟新鲜的没区别。” 更尴尬的是“封缸肉”——记者在后厨冰箱发现塑料包装的封缸肉,追问“这是不是预制菜”时,厨师迟疑了半天,只含糊地说:“咋说来啥!”没给明确答案。 损失“肉眼可见”:日损最高300万,IPO计划蒙上阴影 这场争议带来的损失,已经摆到了台面上。贾国龙直接向媒体透露:自争议爆发后,西贝门店客流“断崖式下滑”,9月10日、11日每天少赚100万元,到了9月12日,损失直接飙到200万-300万元。 更要命的是,这事儿刚好撞上西贝的“IPO关键期”。早在2023年,贾国龙就放话:要通过2023-2025年的发展,2026年完成IPO,成为市值超千亿的公司;今年9月1日,他还信心满满说“这几年报表好看,2026年上市有戏”。 可如今,客流跌、营收降,原本稳扎稳打的IPO计划,一下子蒙上了一层阴影——这节骨眼上掉链子,西贝还能如期上市吗? 从“西北菜巨头”到“客流冷清”:西贝家底有多厚? 很多人不知道,西贝不是小品牌:1988年从内蒙古临河的小吃店起步,现在主力品牌“西贝莜面村”是西北菜赛道的“老大哥”,截至2025年,在全国62个城市开了370多家直营门店,1.8万名员工,2023年更是创下“接待3766万人次、营收超62亿元”的高峰。 除了莜面村,西贝还搞了不少副牌,比如贾国龙小锅牛肉、中国堡、西贝海鲜、九十九顶毡房,想在快餐领域多开花。可谁也没想到,一场预制菜争议,就让这个“巨头”陷入了客流和业绩的双重危机。 接下来,西贝能不能稳住顾客信任、把损失补回来,还要看后续怎么应对。而2026年的IPO梦,现在看来,恐怕没那么好圆了。
这反转也太刺激了!罗永浩敢硬刚西贝,原来背后有“内应”啊😮西贝后厨直接自
【2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