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国家宣布要进行小行星拦截实验,某些人又来了灵感:用核弹...... 核弹在太空环境下的效率极低。 核弹的最主要威力是冲击波。冲击波的本质是风。核弹的破坏机制是制造飓风,吹倒建筑物,把人砸死,当然也能直接吹死人。核弹的高温、光辐射也能杀人,但杀伤范围远小于冲击波。也就是说高温、光辐射能杀死的人,冲击波也能杀死,这部分是重叠的。超出有效范围,高温、光辐射不能制造破坏,但冲击波依然能。 所以核弹的高温、光辐射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风的本质是空气流动。 得有空气才能有风,风大到一定程度是冲击波。没有空气也就没有风,没有冲击波。 太空中,小行星上没有空气! 核弹在太空、小行星上爆炸,制造不出来冲击波,等于一下子砍掉了最大部分的威力。 高温、光辐射的本质是火。拿火烤小行星,破坏力可以忽略不计,更不可能改变小行星的轨迹。 有部拦截小行星的电影。里面的设定是宇航员带着巨型核弹登陆,在小行星上钻孔,把核弹塞进去,就像矿山开采还有钻地弹的原理。钻进深处再爆炸,威力比直接在表面爆炸大得多。但即便这样也只是电影、科学幻想。 而且也只是把小行星炸碎、变成碎块,不是改变轨迹。 拦截小行星只能是:动能弹。 不爆炸,单纯靠速度硬撞。 核弹是四面爆炸,可以对小行星造成破坏,但效率极低,大部分能量都没发挥出作用。动能弹很小,跟核弹比能量也不大,但它集中,力量集中在一点,撞向小行星,效率高得多。 而且太空没有空气,没有阻力,动能弹加速很容易,速度非常快,撞击的力度非常大。看着小,其实非常有劲儿。 最早的反导系统用的是核弹头,现在都换成了动能弹。因为反导也是在大气层外拦截,没有空气。核弹的杀伤范围急剧缩减,没什么意思。 打太空战,最有效的武器也是动能弹。一个金属块,不爆炸,单纯靠极高的速度摧毁卫星、飞船、弹道导弹。 核弹只在地球表面好用。
太震憾!中国在1000万公里外,启动“行星防御计划”,美国却惊慌了美国人的确很
【16评论】【26点赞】
随心所遇
科技方面的问题还是得科研人员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