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元帅提出要求:请给我的离婚妻子拨一笔钱。    在

芸霄记史 2025-09-07 07:34:56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元帅提出要求:请给我的离婚妻子拨一笔钱。     在晋察冀边区的一间土屋里,这个来自加拿大的医生被败血症折磨得全身高烧,已经撑不了几天了,谁都以为,他最后会念叨中国的战士、战场和他的工作,可他却反复提起一个名字——弗朗西斯。   他对聂荣臻元帅提出唯一的请求,就是希望政府在他去世后给前妻一些帮助,让她能有生活依靠,听到的人无不震动,原来,这个一生把别人放在首位的医生,到最后放不下的,是一个已经离婚的女人。     1923年,白求恩和弗朗西斯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结婚,那时的他年轻有为,是个充满干劲的外科医生,而弗朗西斯是一位温柔能干的护士。   婚后的几年,她一直希望丈夫能顾家,可白求恩的心思早已全在医学上,病人和研究放在他眼里比什么都重要,家里的温情和陪伴却被一再忽视,矛盾积累不下去,两人只能离婚。     几年后,命运又让他们重新走到一起,白求恩感染了肺结核,濒临绝境,是弗朗西斯耐心照顾,让他熬过死神的一关,或许出于感念,或许是旧情未断,他们在1927年复婚。   可很快,问题又出现了,白求恩逐渐看清社会的不平等,他发现很多穷人因没钱而失去治疗机会,于是他抛弃私人诊所,跑去参加西班牙内战,在炮火里挽救生命。   他的心越来越远,越来越大,家庭在他眼里显得微不足道,弗朗西斯一次次等待,却等不到他归来的脚步,第二次离婚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1933年,两人彻底分开。     如果从旁人角度看,这对夫妻早已缘分尽了,但世事往往出人意料,几年后,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投身到更加残酷和艰苦的抗日战场。他不眠不休地救治伤员,甚至在零下的严寒里照常开刀。   他发明手术器具,编写教材,让更多年轻医生学会救人技巧,这样的人,整个身心都投进了事业里,根本没留给个人生活多少空间,但就算如此,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心底最痛的地方还是弗朗西斯。     1939年,他因为在一次手术中被伤员碎骨划破手指,伤口感染迅速演变成败血症,当时条件不足,没药也没办法消毒,短短几天,他的身体便完全衰竭。   越是在这种时候,他反而不断想起这段旧情,两次婚姻,他辜负了对方两次信任,他没有留下什么积蓄,行李加起来连一口箱子都算不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托付中国的同志替他完成一件心愿,把一点帮助送到远方的那个人手里。     聂荣臻元帅在白求恩的病床前,听到这个请求,心里不是滋味,在所有人的印象中,白求恩是把生命都献给中国革命的外国战士,他是那个骑着毛驴跑遍山沟,临时搭桌子做手术的医生,他似乎没有任何个人私欲。   但他的临终遗愿却提醒了大家,英雄并不是冷冰冰的符号,他有柔软的一面,他也会因为感情上的亏欠而心中难安,聂荣臻答应下来,保证一定尽力去办。     但当时环境极其艰苦,边区物资本就紧缺,战士们缺衣少食,更别说跨越大洋把钱送到加拿大,虽然没能立即实现,但这个承诺被深深记在了心里。   等到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特地通过外交渠道寻找弗朗西斯,准备兑现承诺,结果却传来令人惋惜的消息:弗朗西斯在1949年已经去世,她一直没有再婚,也没有得到这笔迟来的补偿。     一个英雄的遗愿,从未真正完成,但正是这份未实现的期望,让他的形象更加真切,白求恩并非完美无缺,他为世界奉献了全部激情,也错过了普通人最简单的幸福。   他是革命者,却也是普通人,他可以为了救治成百上千个战士不顾安危,却在临终时,把最后的思绪留给一个曾经深爱、又被辜负的女人,这不是软弱,而是最普通最真实的人性。   参考信源:白求恩的最后时光:临终遗言让聂荣臻潸然泪下——中国新闻网

0 阅读:556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