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利润率实在是太低了! 4270亿对上2272亿,华为几乎把小米的营收按在地上摩擦,可净利润却只比人家多150亿,8.69%的净利率活生生被小米10.02%反超。这组数字一摆出来,朋友圈直接炸锅:昔日利润王者怎么就不赚钱了? 故事得从8月29日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的那份半年报说起。华为把营收干到4270亿,却同步宣布净利润暴跌32%,只剩372亿左右。同一天,小米交卷:2272亿收入、228亿净利,同比暴增75%。一边是巨象踉跄,一边是猎豹狂奔,戏剧性拉满。 幕后真正让华为“失血”的,是那张近970亿的研发费用支票,占收入22.7%,刷新中国公司半年投入记录。这钱砸在哪儿?鸿蒙底座、AI大模型、910C/D芯片、智驾MDC,样样都是烧金兽。余承东在8月25日直播里剧透,鸿蒙智行累计交付90万辆,每辆车光激光雷达+MDC硬件就搭进去三四万,前期全算成本,利润自然被削得血肉模糊。更惨的是金融账上的“隐形炸弹”——公允价值收益亏了58亿,去年同期只亏3500万。股票、债券、汇率三杀,直接吞掉一个季度的净利。 小米那边看似“抠门”的132亿研发却打出组合拳:澎湃T1芯片随小米14 Ultra首发上车,一块ISP小芯片就让夜景成像吊打同级;汽车这边SU7上市三个月锁单十万,把消费电子的爆款打法原封不动搬到整车,营销费摊得比华为“一车一店”模式薄得多;AI端侧模型干脆直接调用骁龙8 Gen4的NPU,既省钱又蹭了高通生态。雷军那句“投入不是越多越好,关键看产出”被反复刷屏,点赞量瞬间破十万。 根子上的差距在商业模式。华为选择最难啃的“根技术”——芯片、操作系统、智驾全栈自研,一条线打通到底,短期全是资本黑洞;小米则是在成熟供应链里做极致整合,把有限的研发子弹打在“用户感知最强”的影像、车机互联、AI拍照上,投入产出比自然好看。于是出现诡异一幕:华为辛苦攒下的技术护城河越挖越深,账面却越来越瘦;小米靠“轻研发+快迭代”跑得飞快,利润反而蹭蹭往上窜。 但这场比赛才跑完上半场。970亿砸下去,鸿蒙NEXT将在今年四季度正式推送,不再兼容安卓,一旦形成生态闭环,华为终端毛利有望从现在的12%一口气拉到20%以上;小米的高增速则建立在骁龙芯片、安卓系统之上,一旦供应链风吹草动,利润就像坐过山车。赌局的核心只剩一个问题:华为能不能在现金流被耗尽之前,把根技术变成收税权? 评论区留给你们——你觉得华为这种“先挖坑再种摇钱树”的玩法值不值?还是更看好小米的轻资产快跑?欢迎留言互怼! 信息来源: 第一财经+2025-08-29+《解读华为2025半年报:研发创下新高,利润为什么减少了》 凤凰网科技+2025-08-29+《华为最新业绩,营收涨了但净利润跌32%!赚钱效率略输小米》 财联社+2025-08-29+《华为:上半年实现营收4270亿元,净利润371亿元》
华为和中兴之间还有什么故事吗?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