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载着311人的国航波音777客机,8月26日从伦敦飞往北京途中突然遭遇惊魂时刻!飞机的一台发动机突然罢工,机组人员果断决定紧急备降俄罗斯西伯利亚。 当地时间8月26日,国航CA856次航班飞行至西伯利亚空域,距离北京还有数千公里的航程时,机舱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警报声。 靠近窗户的乘客先发现不对劲,往右边一看,飞机那台发动机的进气口没声儿了——平时坐飞机都能听到发动机嗡嗡的运转声,现在突然没了,再仔细看,里面的螺旋桨叶片就跟卡住了似的,一动不动。 这时候谁都明白:发动机“罢工”了!咱普通人可能不懂飞机,但也知道飞机靠发动机飞,俩发动机要是坏一个,就跟人走路突然少了一条腿似的,能不慌吗? 当时机舱里肯定有人脸都白了,有的可能攥着扶手手都抖,还有人可能忍不住小声哭,换谁在几千公里高空遇到这事儿,心里都得打鼓。 但我得说,这次能平安下来,全靠机组人员没慌——换了咱普通人遇到这情况早乱套了,可他们第一时间就做了最对的决定:不硬撑着飞北京,赶紧备降俄罗斯西伯利亚。 这决定看着简单,其实特别关键!要知道当时离北京还有好几千公里,单靠一个发动机飞回去,风险太大了,万一中间再出点别的岔子,后果不堪设想。 机组人员心里门儿清:啥都不如311个人的命重要,哪怕备降会麻烦、会耽误时间,也得先把人安安全全落到地上。 而且你们别以为备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能落,西伯利亚那地方上空天气本来就多变,地面的机场说不定也不是天天有大飞机降落,设施可能不如伦敦、北京的机场全。 但机组人员就是有这个本事,一边要稳住飞机——单发动机飞的时候,飞机容易偏,得时刻调整姿态,就跟老司机开车爆胎了不能猛打方向盘一样,得慢慢稳住方向,这些细节看着小,其实都是在为安全降落做准备。 有人可能会想:“发动机坏了是不是飞机就一定会出事?”我跟你们说,真不是!现在的飞机设计都考虑过这种情况,波音777这种大飞机,就算坏一个发动机,也能靠另一个发动机飞一段时间,足够找到备降机场。 但这前提是机组人员得果断、专业,不能犹豫——要是当时机组想着“再撑撑说不定能到北京”,耽误了备降的最佳时间,那麻烦就大了。 所以这次机组没走半点弯路,直接决定备降,这才是最负责任的做法。 咱再想想这311个人里,说不定有老人、有小孩,还有带着行李想早点回家的人,他们一开始可能也有抱怨,觉得怎么偏偏自己遇上这事儿,但后来看到机组人员有条不紊地处理,心里肯定也慢慢定下来了。 等飞机稳稳当当落在西伯利亚的机场上,舱门打开的那一刻,估计不少人都松了口气,甚至有人会鼓掌——那掌声不是给别的,是给机组人员的,是感谢他们把大家从“惊魂时刻”里拉了回来。 我为啥这么肯定机组做得对?因为坐飞机最核心的就是安全,啥都比不上命重要,这次国航的机组人员,没把“按时到北京”当首要目标,而是把311个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才是真正的专业! 要是他们当时抱着侥幸心理硬飞,哪怕有万分之一的风险,后果都不敢想,而且从这事儿也能看出来,咱国航的机组人员不是光会端茶倒水,他们背后肯定经过无数次紧急情况的训练,遇到真事儿的时候,才能这么果断、这么靠谱。 现在网上有时候会传一些“飞机发动机坏了就完了”的谣言,这次事儿正好打了这些谣言的脸——只要机组专业、飞机安全设计到位,就算遇到发动机故障,也能平安解决。 那些在飞机上的人,虽然受了惊吓,但最后都平平安安的,这比啥都强。 说到底,这次CA856次航班的事儿,就是一次“专业救了命”的例子:机组没慌、决策果断,飞机本身也扛得住,311个人才能平平安安。 以后咱再坐飞机,要是真遇到点紧急情况,别瞎慌,就听机组人员的安排——他们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比咱懂怎么处理,跟着他们来,准没错。 咱国航的机组,这次是真给咱长脸,也让咱知道,坐飞机虽然有风险,但遇到靠谱的机组,安全就有保障。
小红书上,一件很小的事,却让许多人破了防。一名俄罗斯士兵在小红书上发了张照片
【42评论】【14点赞】
胖豆先生
几千公里的高空,飞的上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