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没堵,手脚先知道!4个“求救信号”别忽略,很多人不当回事。
“张主任啊,我这手脚最近老是发麻、发凉,是不是年纪大了都这样?”
我每次都跟他们讲,手脚可是咱们全身血管的“气象站”和“前沿哨所”,它们发出的些微信号,往往是大血管要出问题的“先锋提示”,可千万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老了,不顶用了”。
从咱们中医的理论讲,手脚是十二经脉的起止部位,气血运行的梢节。气血要想充盈地到达手脚,全依赖血管这个通道的通畅和心脏这个泵的强大动力。
所以,血管堵没堵,看看手脚的状态,往往能看出个七八分。
4个“求救信号”别忽略,很多人不当回事
要是手脚出现下面这4种情况,咱们可真得打起精神,留心是不是血管在“喊救命”了。
● 手脚发麻,尤其是单侧、持续性的麻
偶尔压久了发麻,那是正常现象。但要是经常无缘无故地发麻,或者像过电一样,有时还是固定在一边的手脚,这就得警惕了。
中医讲这是“气血不通,筋脉失养”,气血过不来了,神经得不到滋养,就会发麻。很多人以为是颈椎病或者没睡好,就给忽略了。
● 手脚冰凉,暖和不起来
天一凉,手脚就先冷,这很常见。但要是在暖和的环境里,衣服也穿得不少,唯独手脚长时间冰凉,怎么捂都捂不热,这就说明末梢循环出了问题。
中医常说“阳虚则寒”,这个阳气,可以理解为身体的能量和泵血的力量。阳气到不了四肢末端,自然就冷了。
● 走路腿疼,歇会儿就好(间歇性跛行)
这个信号非常典型!就是走一段路后,感觉小腿肚子又酸又痛,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几分钟,缓解后又可以走,再走一段又开始疼。
这十有八九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表现,可别以为是普通的腰腿痛或老了缺钙。
● 手脚颜色异常,苍白或紫绀
抬起手或脚,发现颜色异常苍白,放下过一会儿又变得暗红甚至发紫。或者手脚的皮肤颜色一直比别人深,显得暗紫。
中医认为这是“气血瘀滞”的明显表现。这说明血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可能都不太通畅了。
怎样防护血管,预防心血管病
看到了这些信号,咱们不能光看着着急,得行动起来。养护血管是一辈子的事。
● 吃得“聪明”点:
多吃点“血管清道夫”一样的食物,比如黑木耳、洋葱、西红柿、山楂。饮食清淡不是让你吃斋,是让咱们的血管减轻负担。
● 动得“规律”点:
不要久坐,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每天坚持慢走30-40分钟,走到身体微微发热、出汗最好。太极拳、八段锦,动作舒缓,更能调和气血,特别适合中老年人。
● 睡得“踏实”点:
熬夜最伤阴血,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清理血管垃圾的最佳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比吃任何补药都管用。
● 笑得“开怀”点:
情绪稳定对血管压力特别重要。总是生气、焦虑,血压蹭蹭往上涨,对血管内壁的冲击和伤害是巨大的。保持心情平和,遇事想开点,血管才能轻松点。
偶尔一两次的手脚发凉没关系,但如果上述信号频繁出现,或者有加重的趋势,老刘还是建议去医院做个系统的检查,比如血管超声,测测踝肱指数,心里图个踏实。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能帮咱们看得更清楚,结合中医的调理思路,效果往往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