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也称血压升高),是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根据《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多为遗传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和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在5类人群中易发:有家族史的人群;情绪易激动的人群;摄入盐量偏高的人群;嗜酒人群;工作或生活压力大的人群。
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头痛、疲倦或不安、心律失常、心悸耳鸣等。然而,许多高血压患者可能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已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脑卒中、视物模糊、意识丧失、失忆等,所以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对于高血压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控制24小时血压,并适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与剂量。如果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卒中、脑梗死等致命的结果。
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7.9%,大概每三位成人中就有一位是高血压患者。农村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城市,并且高血压的患病率在藏族、满族和蒙古族人群中更高。
关于高血压的发病病因,是全世界科学家在不断探索的难题,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病因至今仍未明确。既往将这类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但这个名称已经成为过去式,目前统称为高血压。在表现为高血压的患者中,5%是由于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血压升高,这被称为继发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可通过治疗导致血压升高的疾病而得到根治或改善。发病原因高血压发病原因不明确,更多谈及其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其中70%-80%的高血压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随着高血压危险因素聚集,高血压患病风险就会增大。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对于中重度年轻高血压患者若其药物联合治疗效果差时应考虑是否为继发性高血压,是否存在以下疾病而导致的血压升高。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内分泌疾病:如绝经期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等;心血管病变: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缩窄等;颅脑病变:如脑肿瘤、脑外伤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他原因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药物等。诱发因素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很多日常行为习惯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高钠低钾饮食高钠低钾膳食是中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普通人每天钠盐摄入量为5克,而中国居民平均每天钠盐摄入量为8~15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钾的摄入量为3.51克,而中国人群每天钾的摄入量只有1.89克。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中心型肥胖。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1.16~1.28倍。过量饮酒高血压的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增加,高血压患者中约5%-10%是由过量饮酒引起的。过量饮酒包括危险饮酒(单次饮酒量:男性41-60g,女性21-40g)和有害饮酒(单次饮酒量:男性60g以上,女性40g以上)。长期精神紧张人在紧张、愤怒、惊恐、压抑、焦虑、烦躁等状态下,体内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升高血压。研究显示,精神紧张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5倍左右。体力活动不足中国城市居民(尤其是中青年)普遍缺乏体力活动,体力活动不足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他因素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近年来,大气污染也备受关注,有研究显示大气中的一些污染物与高血压发病可能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