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说急需稀土,蒙古二话不说立马挖了十万吨,可这边刚把稀土准备好,美国那边却突然说不用了。其实从一开始这场合作就是老美的计谋,就是为了破坏中蒙的稀土关系! 蒙古本来守着3100万吨稀土储量,却被美国画的50亿美元大饼馋得晕头转向,结果挖出来的稀土堆成山,美国却突然翻脸不认账。 蒙古人不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他们的稀土矿大多埋在戈壁滩,开采需要大型机械,运输得靠中国铁路,提纯更得依赖中国的技术。 先说蒙古的稀土矿,大部分都埋在戈壁滩里。这些地方环境恶劣,开采难度极大,必须用到大型开采机械,而这些设备蒙古自己生产不了,大多要依赖进口,其中不少都来自中国。就算能把稀土挖出来,运输也是个大难题。蒙古是内陆国,没有自己的出海口,所有对外运输通道都要经过中国或者俄罗斯。 稀土这种物资运输量大、对运输条件有要求,最靠谱的就是铁路运输,而蒙古连接外部的铁路网络,核心部分还是要依靠中国的铁路线路。更关键的是提纯环节,稀土开采出来只是原矿,必须经过复杂的提纯加工才能变成可用的工业原料,这个提纯技术门槛很高,全球范围内能掌握成熟技术的国家不多,中国就是其中之一。蒙古自己没有像样的提纯工厂和技术,挖出来的稀土原矿,最终还是要送到中国来提纯加工。 美国早就摸透了蒙古的这些短板,也清楚中国和蒙古在稀土领域的紧密联系。这些年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里占据着重要位置,不管是开采、提纯还是加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很多国家的稀土需求都要靠中国满足。美国一直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可自己国内的稀土产业链不完善,短时间内补不上这个缺口,就想出了从蒙古找突破口的办法。它知道直接打压中蒙稀土合作效果不好,就故意抛出高额合作诱饵,引诱蒙古主动疏远中国。 蒙古当时之所以轻易上钩,除了被50亿美元的利益诱惑,还因为它一直有“第三邻国”战略,想通过和美国、日本、印度这些国家合作,削弱对中国和俄罗斯的依赖。当时的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更是积极推进亲美政策,亲自跑到美国谈妥稀土合作,还签署了相关备忘录,甚至拉上韩国搞三边矿产联盟,高调宣称要通过空运稀土的方式绕开中俄。 可蒙古忘了,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些想法根本不切实际,不管是空运还是陆运,只要中俄不点头,它的稀土就运不出去。美国其实也清楚这一点,它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真的从蒙古进口稀土,只是想通过这种合作承诺,让蒙古改变稀土出口的合作方向。 现在蒙古挖出来的十万吨稀土堆在那里,既运不出去,也没法自己加工,陷入了两难境地。之前为了开采这些稀土,蒙古已经投入了不少资金和人力,现在美国撤资毁约,这些投入都打了水漂。更麻烦的是,原本中国和蒙古在稀土领域有着稳定的合作基础,中国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蒙古的很多矿产资源包括稀土,之前都是销往中国,中国也愿意为蒙古提供开采和提纯的技术支持。经过美国这么一搅和,蒙古的稀土产业陷入停滞,还得重新考虑和中国的合作关系。 美国的计谋其实很明显,就是想让蒙古在稀土问题上对自己产生依赖,进而疏远中国。只要中蒙之间的稀土合作出现裂痕,美国就能趁机打乱中国的稀土产业链布局,同时削弱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的影响力。可惜蒙古没能看清这一点,被短期利益冲昏了头脑,最终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从实际情况来看,蒙古的稀土产业根本离不开中国。就算它想找其他国家合作,也绕不开地理和技术的限制。印度之前也想和蒙古合作开发稀土,还规划了三条运输路线,但最后都没能实现。原因很简单,最经济可行的运输路线还是要经过中国港口中转,而且印度自己也没有成熟的稀土提纯技术,最后还是要依赖中国。这就说明,不管蒙古和哪个国家谈稀土合作,最终都绕不开中国这个关键环节。 美国这次的反悔,也让蒙古彻底看清了它的真实面目。美国所谓的“急需稀土”只是一个借口,破坏中蒙合作才是真正目的。现在蒙古的执政者已经换了人,之前推进亲美政策的奥云额尔登因为国内经济问题和民众不满被解职,新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外政策,尤其是和中国的合作关系。毕竟对于蒙古来说,稳定的对外合作才能保障经济发展,而中国作为它的邻国和最大贸易伙伴,才是最可靠的合作对象。 这事儿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经常会用利益诱饵设下陷阱。对于像蒙古这样的国家来说,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更要认清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对可靠的合作伙伴,不能被短期利益诱惑而放弃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国和蒙古在稀土领域的合作,本来是互利共赢的,中国需要稳定的稀土资源供应,蒙古需要通过出口资源获得经济收益,还能借助中国的技术提升自己的产业水平,这种合作关系不该被外部势力轻易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