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处决女婿欧阳伦前,马皇后亲自去天牢送饭,发现女婿囚服袖口里绣着三个字,她看完面如死灰,回宫后对朱元璋说:杀,必须杀。 1397年6月的南京城,一场震惊朝野的大案正在发酵。当驸马都尉欧阳伦被押入天牢的消息传来,整个皇宫陷入死寂。这位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个娶到嫡公主的平民驸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落得如此下场。 更让人意外的是,一向以仁慈著称的马皇后,在探监回来后态度大变。这位曾多次在朱元璋盛怒时为大臣求情的贤后,这次竟主动要求处死自己的女婿。天牢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件囚服上的三个字,又藏着怎样的秘密? 1381年12月,南京城张灯结彩。朱元璋第四女安庆公主的婚礼格外隆重。新郎欧阳伦是个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凭着一身才华考中进士,在朝堂上被朱元璋一眼相中。这位年轻人不仅才华出众,长相英俊,性格温和,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安庆公主可不是普通公主。她是马皇后亲生女儿,朱元璋的嫡女,从小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宠爱。朱元璋为小女儿挑选驸马时格外慎重,最终选中欧阳伦,足见对这个年轻人的器重。 婚后的日子如同蜜里调油。欧阳伦对公主体贴入微,小两口的恩爱羡煞旁人。朱元璋多次派欧阳伦出使各地,或是赈济灾民,或是犒赏军队,欧阳伦都办得妥妥当当。驸马府的日子过得平静安稳,看不出半点波澜。 转折发生在1392年。太子朱标突然病逝,朱元璋悲痛欲绝。为了稳固孙子朱允炆的地位,朱元璋开始大规模清洗功臣。血雨腥风中,驸马们的日子也不再轻松。朱元璋开始更多地利用女婿们办事,让驸马们成为联络各地藩王的使者。 欧阳伦的心态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变化。眼看着一个个功臣被杀,家产被抄,欧阳伦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得趁着还有权势,多攒些家底。驸马府虽然富丽堂皇,可真正的财富远远不够。欧阳伦盯上了一条发财的路子:走私茶叶。 明朝建立后,西北地区的番族部落成了朝廷的心头大患。这些游牧民族骑术精湛,马匹众多,朝廷急需战马来加强边防。朱元璋想出一个办法:用茶叶换马匹。 西北番族饮食以牛羊肉为主,常年积食上火,必须靠茶叶来消化解腻。可他们那边不产茶,只能向中原购买。朱元璋颁布《茶马法》,规定茶叶必须由官府统一管理,用来交换战马。私自贩卖茶叶,就是危害国家安全的重罪。 欧阳伦看中的正是这里面的暴利。官府用几斤茶叶换一匹马,可民间走私的话,价格能翻几十倍。一趟下来,赚的银子够普通人家几辈子花的。 1397年3月,朱元璋刚刚重申《茶马法》,严令各地加强监管。谁能想到,仅仅一个月后,欧阳伦就派手下人前往陕西布政司,公然要求官府派车运送私茶前往河州。 负责这次买卖的是欧阳伦府上的家奴周保。这个家伙仗着驸马的威风,狂妄至极。陕西布政司的官员们不敢得罪驸马,乖乖地调集了50辆车,装满私茶,浩浩荡荡地往河州进发。 6月的一天,这支车队行至兰县河桥巡检司。负责检查的官吏看到这么多车辆,按规矩上前盘问。周保根本不把小小的巡检司放在眼里,破口大骂,还指使手下人对官吏大打出手。 被打的官吏忍无可忍。朝廷三令五申禁止私茶,驸马府的人竟敢如此嚣张?这位官吏冒着得罪驸马的风险,连夜写了奏折,快马加鞭送往南京。 奏折送到朱元璋案头时,老皇帝正在批阅奏章。看到奏折内容,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手里的毛笔都掉到了地上。 刚颁布的禁令,驸马就带头违犯?朱元璋当即下旨,将欧阳伦押入天牢,严查此案。锦衣卫迅速行动,不到三天,整个案子就查了个水落石石出。 原来欧阳伦早就是惯犯。从1395年开始,欧阳伦就派家人在陕西一带走私茶叶,每次都能赚得盆满钵满。陕西布政司的官员明知不对,可碍于驸马的身份,谁也不敢多嘴。这次周保打人,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消息传到后宫,安庆公主哭得撕心裂肺。马皇后虽然已经去世15年,可朱元璋心里清楚,要是马皇后还在,肯定会来求情。想到这里,朱元璋心里更加难受。 朱元璋在宫里来回踱步,一夜未眠。天亮时分,朱元璋做出决定:赐死欧阳伦,诛杀周保等家奴,陕西布政使知情不报,一并赐死。那位不畏权贵的河桥巡检司官吏,通令嘉奖。 这道圣旨下达后,整个朝野为之震动。连驸马都不放过,朱元璋的反腐决心可见一斑。欧阳伦成了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个被明正典刑的驸马,也是整个明朝唯一一个被处死的驸马。 欧阳伦死后,安庆公主的下落成了千古之谜。《明史》和各朝《实录》都没有记载公主的卒年,这在历史记载中极为罕见。通常来说,皇帝的女儿去世,史书都会详细记载,可安庆公主的结局却如同人间蒸发。 更多人相信另一种可能:安庆公主在欧阳伦死后不久就郁郁而终。失去丈夫的打击太大,年轻的公主承受不住,香消玉殒。可这种非正常死亡,皇家不愿意明说,史官也不敢多写,只能用沉默来掩盖真相。 安庆公主和欧阳伦结婚16年,是否生有子女,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这段婚姻最终以悲剧收场,成了明朝历史上的一段伤心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