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火背后的隐患老楼,还有2.7万幢 宏福苑42年楼龄公屋的五级大火还在刺

东恒军座 2025-11-27 11:18:46

香港大火背后的隐患老楼,还有2.7万幢 宏福苑42年楼龄公屋的五级大火还在刺痛人心,生命的逝去让一个问题浮出水面:香港还有多少这样的“高危老楼”? 答案触目惊心,全港楼龄超30年的私人楼宇超2.7万幢,超60年的就有3500多幢,再加上大批同款老旧公屋,这些楼不是个别案例,而是遍布街巷的城市安全考题。 首先是硬件老化,像宏福苑这样的40年楼龄公屋,消防设施多是初建时的配置,自动喷洒系统、防烟门等早已跟不上现代安全标准,就像1996年嘉利大厦大火暴露的,80%的老旧楼宇都存在逃生路线不足的问题。 其次是管理缺位,不少旧楼是“三无大厦”。没业主法团、没物业公司、没居民组织,政府早就发过整改通知,却没人牵头落实,消防隐患越积越多;群租乱象,油尖旺、深水埗的旧楼里,88%都有群租房,一间房能分割成10个单位,居住人口超负载4成,走廊堆满杂物,7成走廊宽度不达标,着火了根本跑不出去。 这些老楼的整改陷入“两难困境”:一方面,维修成本高,一栋旧楼的消防升级动辄上百万,小业主们分摊不起,就算政府有资助,不少人还是觉得能凑活就凑活;另一方面,重建难度大,私人旧楼业权分散,想申请强制售卖(强拍)启动重建,以前要凑够80%业权,就算2024年新条例降低门槛,60年以上老楼降到65%,但协调几十上百个业主还是难如登天,有的项目就算凑够业权,也因单位数量限制吸引不到开发商。 2012年就推行了强制验楼计划,30年以上私人楼每10年必检,不遵从最高罚50万加监禁1年;大型工程优先用金属架替代竹架,老城区竹架必须刷阻燃剂、包防护网。但有些业主偷偷省掉阻燃处理,有些施工队不清理易燃杂物,就像宏福苑大火,竹架只是助燃剂,真正的漏洞是管理缺位。 香港的难题从来不是要不要修,而是怎么平衡修得起和住得安全:降低强拍门槛是一步好棋,给小业主补贴、简化审批流程也很关键,但更重要的是让强制验楼不走过场,让群租整治不反弹,让每个老楼都有负责人。 我们不用苛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老楼”,更该关注“怎么让这些老楼变安全”。毕竟,城市的安全不是靠推倒老楼,而是靠把每一个隐患都堵上。香港夺命大火 香港夺命大火 香港宏福苑火灾

0 阅读:0
东恒军座

东恒军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