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突击队被堵在地道里,快一个多月了,终于忍不住开始突围!以色列步兵在地道出口

桃叔笑谈 2025-11-26 23:01:36

哈马斯突击队被堵在地道里,快一个多月了,终于忍不住开始突围!以色列步兵在地道出口开火,打死6名突围哈马斯突击队员,俘虏5名哈马斯武装人员。 以色列与加沙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后,拉法缓冲区的地道系统里,大约200名哈马斯突击队员陷入了两难境地。这些武装人员被封堵在以色列控制区的地下网络中,算到现在已经快一个多月。 停火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要开放拉法口岸,结果以军以没收到全部被扣押人员遗体为借口,把这个唯一的人道主义通道关了又开、开了又关,累计违反停火协议47次,造成38人死亡143人受伤,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根本没打算给这些地下的武装人员留活路。 这些队员在地道里熬了一个多月,日子过得比想象中还要凄惨。哈马斯的地道网络看着唬人,其实大多是简易挖掘的地下通道。 现在拉法缓冲区的这些队员处境很糟糕,这里是以色列实际控制区,他们的补给线早就被彻底切断,原本哈马斯宣称储备的物资能支撑两三万人战斗两三个月,但那是针对核心控制区的主力部队,这200人被困在孤立的地道分支里,粮食、药品和饮用水早就见底,或许是实在扛不住饥饿和缺水的折磨,才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突围。 他们可能还不知道,以军早就把拉法地区所有地道出口标记在作战地图上,每个出口都部署了至少一个步兵班,搭配无人机和轻型装甲车,就等着他们出来“自投罗网”。 不过哈马斯显然是太高估了停火协议的约束力,又太低估了以色列的决心。以军总理内塔尼亚胡早就放话,只有哈马斯彻底解除武装,战事才会结束,停火对他们来说不过是调整部署的缓冲期,把这200名被困队员当成谈判筹码再合适不过。 哈马斯之前还想靠移交被扣押人员遗体换拉法口岸开放,结果移交的13具遗体里还有一具不是以方人员,相当于送礼送错了对象,直接给了以军继续封堵的绝佳借口。 地道里的队员可能还在盼着外界协调,但他们不知道自己早就成了被放弃的棋子,加沙地区的哈马斯主力已经被以军分割成6个孤立旅,各自为战根本无力支援拉法,而国际社会的调解大多停留在口头谴责,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能迫使以军开放通道。 关键是以军对付地道突围的战术已经相当成熟,他们不会盲目冲进地道搜索,而是在出口周边设置交叉火力网,用无人机持续监控,等武装人员刚钻出地道、还没适应地面光线时就发动攻击,这种战术让哈马斯队员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这次打死6人、俘虏5人的战果,不过是复制了之前的成功案例。 哈马斯这边,别说有还手的余地了,就连他们号称“地下长城”的地道网络,也早成了撑不住的“软肋”,在拉法缓冲区的分支大多是临时挖掘的简易通道,没有完善的通风和补给系统,200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一个多月下来不仅物资耗尽,心理防线也早被突破。 之前有被俘的哈马斯成员供述,地道里温度高达35摄氏度以上,空气污浊,没有干净的饮用水,受伤的队员只能靠简单包扎止血,根本得不到有效治疗,这种生存环境别说坚持战斗,能活下来就已经算是幸运。 而以色列这边早就做好了长期围困的准备,他们用重型机械封堵了地道的主要出入口,用混凝土和钢板加固封锁线,甚至动用了声波探测设备监听地道内的动静,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监控。哈马斯队员选择突围,其实是被逼到了绝境,但他们没意识到,以军早就为他们准备了“欢迎仪式”,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突围,最终只能沦为以军宣传战果的素材。 说到底,这200名哈马斯突击队员的困境,本质上是哈马斯误判局势和以色列精准布局的结果。 停火协议成了困住他们的牢笼,拉法口岸的关闭切断了所有外援,地道里的物资耗尽磨灭了坚守的可能,而以军的严阵以待则让突围变成了自杀式行动。之前类似的案例已经反复证明,在绝对的实力差距和周密部署面前,单纯依靠勇气和简陋的地道网络根本无法对抗装备精良的以军,这次6死5俘的结果不过是历史的重演。 哈马斯或许一开始以为能借着停火协议全身而退,却没想到以色列会如此“不讲武德”,把停火当成了瓮中捉鳖的机会,而这些被困在地下一个多月的队员,最终成了这场博弈中最无辜的牺牲品,他们的突围行动,更像是一场注定失败的困兽之斗。

0 阅读:0
桃叔笑谈

桃叔笑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