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宋朝有骨气的君主,不仅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更是把西夏打的向

浩然说文史 2025-11-24 21:48:22

赵煦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宋朝有骨气的君主,不仅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更是把西夏打的向宋求和。 赵煦在摆脱高太后的压制,实现亲政后,继承父亲遗志,大力推行新法。元祐九年(1094)四月,他改年号为绍圣,明确表示他要子承父业,继续改革。当时的政治环境也确实比较清明,在赵煦亲政的七年时间里,章惇作为宰相都不会“照顾”私亲,给予官爵,甚至说就算他四个儿子接连中举,也只有小儿子章援被授为八品官职校书郎,其余三人都担任地方官,也没什么显著成绩。不过,在这段时间内,打击守旧派逐渐成了比改革还重要的政事,但是党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有些本末倒置了。 相比于政治上不太完美的结果,在军事方面的赵煦可说是功绩显赫。元祐六年(1091)二月,章楶提出针对外来侵略的“浅攻之计”,西夏一旦入侵,各将兵马就要出城迎战,这样的话,敌军就会有后顾之忧,不敢打持久战。如果西夏敢深入作战,宋军就可以拦截他们的退路。就是在这种思想的领导下,章楶等人取得了像洪德城战役、两次平夏城战役等一系列胜利。 除此之外,赵煦更是开党争干预科举的先河,在策论试题中明确表示朝廷主张,以考生是否斥责司马光作为录取还是淘汰的标准。他还颁布了高丽进献的《黄帝针经》,并送给高丽《册府元龟》,两国进行友好的文化交流。在外交上,赵煦即位时,辽朝、西夏都曾遣使表示祝贺,这和现在某位国家元首上任后,其他国家致电祝贺有异曲同工之处,并且还和西南蕃、西域、拜占庭帝国、东南亚等有着密切往来。 虽然赵煦仅在位十五年,亲政也只有七年,但是他并没有浪费这短暂的皇帝生涯,可能赵煦自己也“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参考文献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李华瑞:《论宋哲宗元祐时期对西夏的政策》,《中州学刊》1998年第6期。

0 阅读:0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