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河南新野农民老齐,忽然看见一位穿着讲究的男子,窝在自家鸡窝前偷瞄

熹然说历史 2025-11-21 00:18:19

上世纪八十年代,河南新野农民老齐,忽然看见一位穿着讲究的男子,窝在自家鸡窝前偷瞄。老齐以为他是个偷鸡贼,抄起笤帚就跑过去。男子见主人来了,慌忙掏出两张五元钱的票子,老齐以为他要买母鸡,谁知他竟要买盖鸡窝的一块破砖。 十元钱能买什么?在八十年代的农村,够买好几只母鸡了。可有人偏偏要花这个价钱买一块沾满鸡粪的破砖头,这事儿听起来简直像天方夜谭。河南新野县樊集村农民老齐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家鸡窝上那块随手捡来的破砖,居然会引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历史相遇。这其中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新野县汉画像砖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文化广场的中部,始建于1988年10月,是中国第一座以陈列汉画像砖为主的博物馆。而这座博物馆的建立,跟一个叫齐永德的普通农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齐永德是新野县樊集乡樊集村的农民,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没啥文化,也不懂什么古董文物。1984年夏天那个午后,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改变了中国考古史的一个片段。老齐当时正在屋里抽烟歇晌,听到后院鸡窝那边有动静,还以为是邻居家的老黄狗又来偷鸡。 结果出来一看,是个穿得挺体面的城里人,正蹲在他家鸡窝前面研究什么东西。老齐火了,抄起扫帚就要打,那人吓坏了,赶紧掏钱说要买东西。老齐以为人家要买鸡,结果人家指着鸡窝顶上那块破砖说要买这个。 这块砖是老齐几年前从山上随便捡的,用来压鸡窝顶的草帘子,防止刮风。砖头破得不成样子,还沾着鸡粪,臭烘烘的。十块钱买这么个破玩意儿?老齐觉得这人脑子有问题。 那人自我介绍说是省里考古队的,专门收集民间文物。他看出这块砖上有图案,怀疑是汉代的画像砖。老齐虽然不懂文物,但也不是傻子,觉得既然人家专门跑来要买,肯定有点名堂。最后收了十五块钱,把砖头让给了这位王研究员。 这一让不要紧,砖头拿回去一鉴定,专家们都震惊了。这是一块东汉时期的戏车画像砖,上面雕刻着复杂的杂技表演图,距今已经1800多年了。更厉害的是,这种戏车杂技在历史上早就失传了,现在只能通过这块砖头来了解当年的表演是怎么回事。 砖头上刻的是两辆马车在跑,车上的杂技演员在表演各种绝技。前车上的人在做倒立,后车上的人在两车之间拉起的绳子上走钢丝。这得需要多高的技术啊!车跑得快慢都得配合好,绳子的松紧也得控制好,稍微一个不小心就得摔死。 专家说这块砖反映了汉代杂技艺术的高超水平,也说明了当时人们对娱乐生活的追求。虽然生活条件不如现在,但人们对精神享受的渴望一点不比现在差。 目前馆内收藏文物达52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有38件、国家二级文物有79件、国家三级文物有536件。老齐发现的这块戏车画像砖,成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消息传开后,老齐一夜之间成了名人。县里给他发了奖状,还给了不少奖金。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村民们开始主动上交家里的各种老物件。原来大家都不当回事的破烂玩意儿,说不定就是珍贵的文物呢。 近年来,在河南省文物局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南阳市和新野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汉画像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保护。老齐的发现成了这一系列工作的重要起点。 从那以后,老齐经常被请去讲述当年的发现经过。每次讲到这件事,老齐都感慨万分。他说自己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诚实对待那位考古专家,没有狮子大开口要高价。如果当时贪心,说不定这块宝贝就流失到外面去了。 现在这块汉代戏车画像砖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每天都有游客来参观。它不仅仅是一件文物,更是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能够了解1800多年前汉代先民的智慧和艺术成就。 老齐虽然没多少文化,但他用自己的诚实和朴素,为国家保护了珍贵的历史遗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文物保护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历史的守护者。有时候,历史就藏在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地方,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 一块压鸡窝的破砖头,竟然是千年前的艺术珍品,这样的奇遇你相信吗?老齐的诚实换来了文物的保护,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你觉得在我们身边还会有这样的”宝贝”等着被发现吗?快来说说你的看法吧!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