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高考圈出了个大新闻直接刷爆热搜,298名考生明明分数达标眼看就能踏进首尔

叁号知识局 2025-11-20 17:16:43

最近韩国高考圈出了个大新闻直接刷爆热搜,298名考生明明分数达标眼看就能踏进首尔大学、延世大学这些顶尖名校,结果全被校方一口拒绝连挽回的余地都没有,罪魁祸首就是他们年少时留下的校园霸凌记录。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韩国这阵子闹出的这场“大学拒收风波”,看似只是一纸规定落实到招生季,实则像一块石头投入湖心,把几十年来“分数至上”的沉水面彻底打破。   韩国人向来拼教育,那种把孩子送进补习班像送去战场的劲头,在亚洲出了名,可如今成绩这件事不再是“通行证”,它忽然被让到了第二排,前排的位置换成了一个更扎眼的词——品行。   这场转向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社会情绪憋到头了,韩国校园霸凌的问题,外界多少听过几耳朵,但韩国人自己那是天天被新闻刺激到麻木,网上经常蹦出那种让人看完手心冒汗的视频,几个人逼着一个孩子跪在厕所里道歉、撕课本、往制服领子里灌冷水,施暴者却摆着一副“我在开玩笑”的轻松模样。   更要命的是很多这样的事情,被学校一句“学生之间的矛盾”就给压了下去,轻则写检查、扫地几天,重一点的调个班、一周不来学校,没几个人真的付出什么实际代价。   真正压垮韩国民心的,是那几个“加害者上名校”的新闻,尤其是某警察厅高官的儿子,霸凌同学被学校处分后,转身照样读进首尔大学,受害者的家长看到那条消息时的心情,大概跟被人二次伤害没区别。   韩国网友的评论区几乎炸开:“成绩好就可以为所欲为?”“这样还能进名校,那受害者算什么?”这股愤怒越积越多,逼着教育部不得不亮出大杀器。   于是一个新的录取制度就这么登场了,过去看分数,现在先看你有没有霸凌历史,韩国的霸凌处分分成九级,从轻微的书面道歉,到最严重的转学、退学都有。   以前这些处分对学生未来基本影响不大,可现在只要达到六级以上,就会安安稳稳躺进你的档案里陪你到成年,大学招生官一看到这条纪录,眼皮都不用抬,直接往“淘汰”栏里一戳,人生轨迹就此拐弯。   这一年下来受影响的学生多达三百九十七个,最终有两百九十八个人连大学门都没迈进去。有的明明分数够进热门专业,却因为初中时一条霸凌处分当场出局,有的多读了好几年书,父母花了几十万补习费,最后倒在了升学最后一步。   最狠的当属庆北大学,干脆把霸凌细节拆成一套扣分表,写检讨扣十分,做社会服务扣五十分,被退学直接扣一百五十,基本宣判你“再见”,启明大学更是当场拒了三十八人,那架势像是在告诉所有学生:别拿侥幸心理赌这个制度,你赌不过。   有人支撑这种做法,说得很直白:“你在学校为非作歹的那时候,有没有想过别人会不会被你逼到退学?”韩国社会的愤怒太深了,民众希望看到加害者付出实际代价,而不是拍拍屁股继续人生开挂。他们觉得只有把“你欺负别人,你上不了好大学”写进制度里,才能真正让施暴者长点记性。   但另一边也有人摇头,尤其是家长。他们担心孩子青春期冲动做的蠢事,被这样永久记录,会不会反而让年轻人走投无路?一个十几岁的错误,就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这样是不是过了?还有老师悄悄抱怨,如今单凭两句抱怨,学校就怕惹事,动不动给处分,反倒激化矛盾。   更麻烦的是这制度一上,新的怪象又出现了,韩国有些律所嗅到商机,开始搞起了“删除霸凌记录”的服务,收费贵得离谱,却依然门庭若市。   还有学生因为竞争激烈,被同学恶意举报,引发连锁争执,教育厅的数据也很微妙:自从这个政策推出后,声称自己“遭霸凌”的学生比例突然从 0.4% 涨到 0.7%,不是霸凌变多了,而是举报变多了。   不过无论争议怎么吵,韩国已经决定一路走到底,到了 2028 年新的五等级高考制度上线,品行评价占比更高,霸凌记录几乎等同于“终身扣分”,师范大学更狠:只要你档案里有霸凌,轻重不论,门都没有。逻辑也简单,你连同学都尊重不了,还教什么学生?   韩国这一步走得又急又硬,但背后的逻辑其实很朴素:学校不是只培养会考试的人,而是培养能进入社会的人,一个在校园里欺负人的孩子,哪怕成绩再亮眼,也不该轻易走上人生的快车道。   可与此同时制度也不能变成简单粗暴的“把人打死”,要让加害者承担后果,也要给他们真正悔改的空间。   教育的目的不是把人分类,而是把人往更好的方向推,韩国这一次的制度革命,既是惩戒,也是社会对“什么叫好学生”的重新定义。   未来几年,这场震荡还会继续,整个亚洲都在看:教育,到底能不能真的改变一个社会的价值观?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1
叁号知识局

叁号知识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