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日本提出“历史上没有外军在日本本岛登陆并占领过”这个观点,作为自己底气的象征,但日本的“底气”,其实远不止易守难攻那么简单。 先从历史说起,日本确实没被外军在本岛长期占领过,但这可不代表没人打过它的主意。元朝那会儿,忽必烈就派大军两次渡海,目标直指九州。 虽然最后因为台风、补给线断裂,再加上日军死守,元军没成功,但这一仗足以说明,日本本土防线并非铁板一块。 那时候的元军,要是真铁了心要打,日本能不能扛住,还真不好说。只不过历史没给这个“如果”机会,但至少说明,日本所谓的“没被占领过”,和“没人试过”是两码事。 再往近了看,二战末期,美军攻打冲绳岛那场仗,打得那叫一个惨烈。冲绳岛离日本本土也就几百公里,美军为了拿下这个进攻日本的前进基地,出动了45万大军,1500多艘舰艇,2500架飞机,打了整整三个月。 日军呢,依托地形修了无数坑道和防御工事,还搞了“神风特攻队”这种不要命的战术,结果还是被美军打得节节败退。 这场仗,美军伤亡超过7万人,日军损失近10万,平民伤亡更是高达14万。冲绳岛这一战,虽然没直接打上日本本土,但已经让日本尝到了现代战争的苦头,也让他们明白,真要打起来,本土防线根本不是想象中那么坚不可摧。 说完历史,再看看地理。日本确实是个岛国,四周都是海,海岸线长得离谱,3.4万公里,比咱们中国的海岸线还长。而且这海岸线弯弯曲曲,到处都是港湾和半岛,从海上进攻,光是找登陆点就得费不少劲。 更别说日本的地形了,本州岛从东到西超过1200公里,大部分都是山地和丘陵,占了80%,重型机械根本开不进去。 就算勉强登陆了,想往里推进,那得翻山越岭,补给线一拉长,风险就大了去了。再加上日本每年还有20多个台风,海上运输和空中支援都受影响,登陆作战的难度,那真是成倍增加。 不过,光靠地形就能挡住所有敌人?那可未必。现代战争,早就不是单纯拼地形和人数了。制空权、制海权、信息化作战能力,这些才是关键。 日本虽然地形复杂,但美军要是真想打,先派航母战斗群过来,把日本的空中和海上力量打掉,再派无人机和侦察机把日本的地形摸个透,最后用精确制导武器把日本的防御工事一个个拔掉,登陆作战的难度,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大。 更别说日本现在还得依赖美国的安全保障,驻日美军在横须贺、冲绳那些基地,可不是摆设,真要打起来,美军肯定会介入,到时候日本能不能顶住,还真不好说。 再聊聊日本的心理。日本之所以敢拿“没被占领过”当底气,其实还有一层心理因素。他们觉得,自己是个“特殊”的国家,地理位置优越,地形易守难攻,再加上历史上没被外军长期占领过,就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这种心理,有点像一个人总觉得自己运气好,不会出事,结果真遇到事儿了,反而更容易慌。日本现在这种心态,其实挺危险的。 他们觉得自己有底气,就敢在地区事务里挑事儿,比如钓鱼岛问题,还有跟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都是这种心态的体现。可他们忘了,现在的国际形势,早就不是靠地形和历史就能说了算的了。 还有一点,日本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确实不容小觑。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在制造业、科技创新方面一直领先。他们的汽车、电子、机器人这些产业,在全球市场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这种经济实力,确实给日本提供了一定的底气。但经济实力强,不代表军事上就能为所欲为。现代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经济、科技、军事、外交,哪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日本虽然经济强,但军事上还得依赖美国,外交上也得看美国脸色,这种“偏科”的发展模式,真要打起来,未必能占到便宜。 最后,还得说说日本的民族性格。日本人普遍比较注重细节,做事严谨,这种性格在和平时期,确实能让他们在科技、制造等领域取得领先。 但到了战争时期,这种性格也可能变成缺点。比如他们太依赖计划,缺乏灵活性,遇到突发情况,容易手忙脚乱。再加上他们那种“不认输”的精神,有时候会变成固执,明知道打不过,还要硬拼,结果损失更大。 二战末期,日本在冲绳岛、硫磺岛那些战役里的表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们明明知道打不过美军,还是要死守,结果白白牺牲了那么多士兵和平民。 所以说,日本所谓的“底气”,远不止易守难攻那么简单。历史、地理、心理、经济、科技、民族性格,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才构成了日本现在的“底气”。 但这种“底气”,到底靠不靠谱,还得打个问号。毕竟,现代战争的规则,早就变了。真要打起来,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日本要是真想靠这种“底气”在地区事务里挑事儿,那可得小心了,别到最后,底气没撑住,反而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墨鱼蛏子
横田基地是谁的,不就是在占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