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油抢镜? 印度又出名了 迪拜航展上,印度“光辉”战斗机贡献了年度最尴尬名场面——静止停泊时腹部大面积漏油,印方人员手忙脚乱用购物袋接油,被多国媒体拍成“经典翻车视频”。而隔壁巴基斯坦“枭龙”Block3却风光无限,霹雳-15E、CM-400AKG两款机载武器引发现场围观,订单接到手软。 “光辉”这波操作,彻底坐实“全球最拉胯四代机”称号。立项30年,发动机靠美国F-404“续命”,量产机型甚至用“白板机体”充数;印度空军嫌它性能烂,宁可用米格-29;出口屡屡碰壁,马来西亚、阿根廷看了都摇头。迪拜漏油?不过是它“质量稀碎”的日常翻版。 反观“枭龙”,从歼-7改进而来,中巴合作省下90%研发成本,反而搞出100多架机队。迪拜航展上,它凭实战战绩(“五七”空战打S-400)和先进武器(霹雳-15E射程180公里、CM-400AKG反舰反辐射)成了香饽饽,阿塞拜疆直接下单40架。 印度总吹“光辉”是“纯国产骄傲”,结果被现实打肿脸:盲目追求国产,不如中巴合作实在;砸钱堆不出技术,只会堆出“漏油笑话”。“枭龙”用实力证明:军工不是闭门造车,是实战打磨+合作共赢。 印度“光辉”还有救吗?“枭龙”能彻底碾压它吗?评论区聊聊,军工竞争中“合作”和“自研”谁更靠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