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曝出重磅:首批约6吨北海道扇贝已经运往中国!可真正让人好奇的是——是谁在买日

云景史实记 2025-11-19 18:07:55

日媒曝出重磅:首批约6吨北海道扇贝已经运往中国!可真正让人好奇的是——是谁在买日本海鲜?一查才发现,竟是日本在中国设立的公司出手的。   有媒体查到,这家公司背后关联着日本资本,也就是说,它可能是日本为打入中国市场而设立的渠道,而在这条新闻爆出之前,网上其实已经吵翻了天。 2023 年 8 月日本非要排核污染水,那水里全是氚、铯 - 137 这些难搞的放射性物质,搞不好就顺着食物链钻进人身体里。咱国家当即就停了所有日本水产品进口,这一停就是快两年。 别小看这禁令,日本渔业直接被打懵了 ——2022 年他们对华水产出口还能赚 871 亿日元,到 2024 年上半年直接跌了九成还多,只剩 35 亿日元,其中北海道扇贝更惨,2023 年卖了 223 亿日元,2024 年一分钱都没赚到,全砸手里了。 有个叫 Yokorei 的日本水产公司,原本 3000 吨扇贝要运到中国加工,结果全堵在手里,东南亚那边加工能力不行,根本接不住。 就在日本渔业快扛不住的时候,2025 年 6 月咱国家说了,除了福岛等 10 个高风险县,其他地区的海鲜能有条件进口。 结果才过了五个月,11 月就有 6 吨北海道扇贝运过来了,看着是中国注册的,实际是日本两家公司合资开的,设备从日本引进,还天天接受日本股东的监督,说白了就是日本资本在中国安的 “钉子户”,专门干这种进口的活儿。 这种操作根本不是新鲜事,日本水产巨头 Kyokuyo 早就开始布局了,在越南、美国建厂不说,还跟加拿大公司搞合资做扇贝加工,现在借着在华公司抢中国市场,算盘打得真响。 最让人膈应的是啥?现在周边海域的核污染根本没解决,日本自家的海鲜更是问题一大堆。 先说说韩国,去年 1 月他们月城核电站漏了 29 吨核废液到东海,里面的氚含量比规定多了 9 倍,这可是能在环境里存几十年的放射性物质,海水是流动的,谁知道会不会飘到日本海域? 再看日本自己,2023 年 4 月北海道网走市的能取湖,1.8 亿粒扇贝幼贝死了九成,占了全北海道扇贝幼贝的 6%,损失快 7 亿日元,查来查去都找不到原因,这时候谁敢说和核污染没关系? 自家的扇贝死成这样,还好意思往中国运,真当咱中国人不挑? 有人说咱海关查得严,这倒是真的,进口得拿卫生证、放射性检测报告、捕捞经纬度证明这些 “五证一单”,铯含量不能超 50Bq/kg,到港后还得机检、实验室测,要等 3 到 5 天。 可问题是,日本之前有过隐瞒核污染数据的前科,谁能保证这次的检测报告全是真的?网友吵翻了天不是没道理,“检测项目能公开吗”“今天合格明天会不会超标”,这些担心都是实实在在的。 而且这 6 吨扇贝借着 RCEP 的优惠,关税从 7% 降到 4.5%,日本公司悄悄进货,等市场接受了再跳出来,这精明劲儿全用在钻空子上了。 咱再算算这笔账,中国每年要吃六七千万吨海鲜,占了全球近四成,日本这 6 吨扇贝,顶多够一个中型水产市场卖一天,根本不算啥。 山东威海的扇贝养殖就有 15 万亩,一年能产 30 多万吨,价格才是日本的三分之一,新鲜度还高。浙江舟山、福建霞浦的海鲜,从海里捞上来 24 小时就能到餐桌,比漂洋过海的日本货强太多。 说白了,咱根本不缺这口扇贝,是日本渔业离了中国市场活不了 —— 之前他们把扇贝运到越南加工再出口,对越出口涨了 7.9 倍,可还是填不上中国市场的窟窿,损失超 2000 亿日元。 所以这 6 吨扇贝根本不是简单的贸易,是日本借着在华公司打 “擦边球”,想重新撬开中国市场的口子。 他们自己的海鲜不安全,周边海域全是核污染风险,却非要把风险转嫁给咱中国消费者。 更可气的是,就在扇贝运过来那天,日本还有政客发表涉台谬论,一边想赚中国的钱,一边踩中国的红线,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早就说了,会持续加强监管,有风险立马叫停。 但咱老百姓也得拎清楚,日本资本在华开公司当渠道,就是想模糊视线,让大家觉得 “这是中国公司进口的,肯定安全”,可骨子里还是为了把自家卖不出去的海鲜塞给咱。 之前北海道扇贝死九成的时候,日本渔民自己都愁得转行,现在倒好,换个马甲就想卖给中国人,这心思也太不地道了。 这事儿不是小事,关乎咱每个人的健康。不是说不能进口海鲜,关键得是真安全、真透明。 日本要是真有诚意,就该公开所有检测数据,别藏着掖着;要是真想做买卖,就别搞这些 “曲线救国” 的猫腻。 这 6 吨扇贝就是块 “试金石”,要是后续查出半点问题,或者日本还敢耍花样,那必须立马叫停,绝不能让他们用这种手段把有风险的海鲜端上咱的餐桌。咱老百姓的健康底线,容不得半点糊弄!

0 阅读:1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