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愿,那就不强迫!2025年11月6日,台媒报道:台湾人民坚决不接受“一国两制”!对大陆来说,这或许是一件好事。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因为这几乎戳破了“和平统一”的可能,让大陆不再有任何政策犹豫,也让“台独”势力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更让统一路径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两岸这事纠缠了七十多年,早从1949年国民党带着国库金银,和残部退到岛上就卡了壳,当初岛上经济乱得一塌糊涂,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后来靠美国的援助,和搞加工出口区才勉强缓过来。 说白了早期的繁荣本就沾了大陆的光,靠着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和市场红利才攒下点家底。 可现在倒好,民进党当局掌权后,一门心思搞“去中国化”教育,把中学教材里的中国史观全改了,嘉义大学教授吴昆财都痛心疾首地说,90%的台湾学生不知道“精忠报国”是谁,能答出郑成功都算不错了。 这种刻意切断历史根脉的操作,硬是把一代年轻人教得认不清祖宗,民调里的“坚决不接受”,不过是被误导后的虚假民意,根本不是台湾同胞的真实心声。 他们一边拿着大陆让利的ECFA红利,一边骂着“一国两制”,忘了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两岸贸易额还维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台湾的农产品、电子产品全靠大陆市场撑着,这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操作,也就民进党能教得出来。 更可笑的是,台湾民众被忽悠着反对的“一国两制”,恰恰是被香港、澳门实践证明了的好制度。 澳门回归25年来,财政储备从130亿澳门元涨到近6170亿,15年免费教育、医疗补贴、现金分享让民众实实在在受益。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里,澳门青年创业能享受大陆的政策红利,数字医疗、高新技术产业做得风生水起,这种“祖国好,澳门会更好”的生动案例,民进党当局硬是捂着不让台湾同胞看见。 他们把“一国两制”歪曲成“吞并”,却绝口不提“高度自治”的核心,不提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合法权益受保护,这种刻意的造谣抹黑,本质上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私利,把台湾当成“抗陆谋独”的棋子。 现在台媒主动跳出来说“坚决不接受”,反倒帮大陆省去了反复解释的功夫,也让更多人看清,不是“一国两制”不好,是“台独”势力不让台湾同胞知道它好。 对大陆来说,这份“不接受”最大的好处,就是彻底打破了“和平统一”的幻想,让我们能卸下包袱、果断前行。 之前大陆一直以最大诚意争取和平统一,把“一国两制”当成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可民进党当局得寸进尺,一边拒绝谈判,一边勾连美国、日本搞“台独”分裂,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都敢公然放话,要军事介入台海。 现在台湾方面明确拒绝“一国两制”,按照《反分裂国家法》,一旦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就可以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 这就为大陆推进统一扫清了法理障碍,也让我们不用再顾虑“会不会伤害台湾同胞感情”的束缚,毕竟我们已经仁至义尽,是对方先关上了和平的大门。 而且大陆的对台政策也早已悄然调整,2022年的白皮书就把“一国两制”,从“最佳方式”降格为“一种探索”,今年外交部更是直接重,申联合国对台湾的唯一称谓是“中国台湾省”,法理定位回到了1971年2758号决议的原点,这就是做好了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 更关键的是,这份“不接受”还凝聚了14亿大陆同胞的统一共识。 之前还有人抱着“再等等”“再让利”的想法,现在看到台湾方面的态度,所有人都明白,对“台独”势力不能抱有任何幻想,只有坚定推进统一,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解放军的实战化演训规模,早就从2021年的单一旅跃升到2024年的42个旅,火箭军的导弹生产设施不断扩建,美军印太司令部都承认,2027年已经不是“会不会打”的问题,而是“准备是否完成”的问题,这种实力准备,就是为了应对最坏的情况。 而且一旦放弃“一国两制”的选项,统一后的治理反而更简单,直接按照中国省份的标准并入,军队收编为解放军战区,司法体系与中央对接,不用再搞特殊化的制度设计,反而能最大程度减少外部势力干涉的法律抓手,让台湾彻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这么看来,台湾方面喊着“坚决不接受‘一国两制’”,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政治闹剧,被“去中国化”教育洗脑的民意根本站不住脚,被民进党蒙蔽的台湾同胞迟早会看清真相。 而对大陆来说,这份“不接受”就像一剂清醒剂,让我们彻底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也让统一的路径变得更清晰、更坚定。 两岸统一是历史必然,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不是少数人喊几句“不接受”就能改变的。 民进党当局要是真以为靠炒作民意就能阻挡统一,那就大错特错了,等到统一的那天,他们终将为自己的分裂行径付出惨痛代价。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中国时报——台湾人为何不愿意与大陆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