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鸭绒从17万飙到58万!资本炒作下,我花2500买波司登,又贵又丑却没得选

半迁记 2025-11-19 15:48:15

1吨鸭绒从17万飙到58万!资本炒作下,我花2500买波司登,又贵又丑却没得选 上个月洛阳突然降温,寒风跟带了刃似的往骨头缝里钻。 作为实打实的怕冷星人,我没犹豫,直奔商场挑羽绒服。 可一圈逛下来,心里凉了半截——本地靠谱的品牌就那么几家,翻来覆去没什么可选的。 最后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在波司登付了钱,一件款式普通到没半点设计感的羽绒服,标价2500元,花了钱却半点没买到心仪的感觉。 这让我忍不住想起以前在北京的日子。 那时候商超里的羽绒服,从几百块的平价款到风格多样的中高端款式,琳琅满目随便挑。 既能选到性价比高的基础款,也能找到保暖和颜值兼顾的设计款,完全不用为“没得选”发愁。 可到了洛阳,羽绒服市场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除了波司登这类头部品牌,想找个靠谱又合心意的,难上加难。 哪怕觉得价格虚高、款式老气,也只能妥协——总不能冻着过冬吧? 现在到处都是“万物降价”的声音,家电、汽车、日用品轮番打折促销,唯独羽绒服年年涨价,让人忍不住疑惑:国家真的看不到这种情况吗? 后来刷新闻才知道,今年的羽绒服涨价早有预兆。 1吨90%白鸭绒的价格,从之前的17万元直接飙涨到了58万元,鹅绒更是突破98万元/吨。 行业里有人说,100只鸭子的绒才够做一件成人短款羽绒服,原料成本飙升确实是事实。 但这离谱的涨价幅度里,真的全是成本压力吗?我看未必。 资本的痕迹在这场涨价潮里随处可见。 一边是原材料价格被资本炒作抬高,另一边是头部品牌趁机推进“高端化”。 就像波司登,这些年疯狂砸钱搞营销,签约一线明星代言、搞国际设计师联名,还推出了万元级的“登峰系列”,硬生生把原本亲民的品牌往高端拽。 天猫数据显示,波司登1409元以上的高价产品,销售额占比从2017年的38%涨到了2023年的55%,均价这几年累计提升了31%,可品质却没跟上价格的脚步。 之前就有网友吐槽,波司登一款700元的羽绒裤只含3克绒,客服还辩解“绒朵好所以轻”,被网友调侃“这绒比黄金还金贵”。 我买的这件2500元的羽绒服,保暖性确实还行,但面料粗糙、版型臃肿,连个像样的设计细节都没有,完全对不起这个价格。 更让人糟心的是,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波司登虚假宣传、质量问题的投诉超过3700条,甚至有产品被监管部门抽检不合格。 明明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近八成消费者只愿意接受1200元以下的羽绒服,愿意花4000元以上的仅占4%。 可资本和品牌却联手把价格抬上了天,完全不顾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羽绒服是过冬的刚需,不是用来攀比的奢侈品。 原料涨价可以理解,但不能成为资本收割的借口,更不能让消费者为品牌的营销费用买单。 现在的羽绒服市场,一边是资本操纵下的价格狂飙,一边是中小城市消费者的选择困境。 像洛阳这样的城市,没有一线城市丰富的商业资源,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高价低质的产品。 真心希望市场能回归理性,资本少点炒作,品牌多点诚意——把品质做好、价格定合理。 让我们既能温暖过冬,也不用为一件羽绒服心疼钱包,更不用在“没得选”的无奈里妥协。 你们今年买羽绒服花了多少钱?有没有遇到“又贵又不好看”的糟心情况?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0 阅读:0
半迁记

半迁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