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全国人民都在批斗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之时,新华社突然发了一组日本东京代代木公园的

柳淮蕊 2025-11-19 12:39:46

正当全国人民都在批斗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之时,新华社突然发了一组日本东京代代木公园的图片,这是什么意思?实在令人难以费解!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片看着岁月静好的公园,底下埋的却是军国主义的根, 早年间这根本不是绿地,而是日军近卫师团的练兵场。 发照片不是因为公园有多美,而是其中曾孕育出的豺狼,现在可能又要借着高市早苗的嘴复活了。 这代代木公园的“前世”,是日本天皇禁卫军的“造狼窝”,近卫师团可是日军最早的七个甲种师团之一,1891年就建了,专门护卫天皇,兵员全从全国挑精锐,家里有人在这当兵,都是光宗耀祖的事,而且这师团从诞生起,就已经带着侵略的基因。 1895年甲午战争刚结束,近卫师团7000多人就直奔台湾,5月29日登澳底、攻基隆,6月11日靠着汉奸辜显荣的帮忙进了台北,后来又打台南,把台湾民主国的反抗镇压了下去。 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就在这过程中病死,可这师团手上沾的台湾同胞鲜血,哪是一条人命能抵的。 到了1939年,近卫混成旅团又开赴中国华南,打翁英、打宾阳,1940年剩下的部队直奔汉口、广东,后来还侵入印支半岛,新加坡、苏门答腊岛的扫荡里都有他们的影子,所谓的“银轮部队”就是骑着自行车杀人,自己伤亡大却更变本加厉。 而代代木这片地,就是这支部队在东京的核心练兵场,每天操练的不是保卫家园,是怎么攻占别国领土、怎么镇压反抗,那些草坪底下的泥土,早被军国主义的口号和血腥的训练浸透了。 战后这地方改成公园,表面是“反思和平”,实则是把侵略历史埋进了地下,成了“粉饰太平”的遮羞布。 代代木公园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改建的,把练兵场的痕迹全抹了,种上树、铺上草,搞成市民休闲的地方,好像那些侵略的过往从没存在过。 可历史哪是改个名字就能抹去的,近卫师团虽然1945年投降了,但它的精神余孽没断,高市早苗这群右翼政客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位首相刚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敢在国会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把这和集体自卫权绑在一起,这可是1945年以来,头一个这么露骨的日本首相。 她还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不就是在给近卫师团当年的暴行招魂吗? 新华社发这组图片,就是要戳破这层遮羞布:你把练兵场改成公园,把战犯牌位放进神社,可侵略的根子还在,只要右翼还在嚣张,这片土地上的血腥记忆就不该被忘记。 11月15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项昊宇就说,高市的言论是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最恶劣的挑衅,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尽管日本对台湾实行过50年殖民统治,可高市这些右翼根本没反省,说的全是荒谬至极的话。 高市早苗的嚣张不是一时兴起,是军国主义幽灵在代代木的草坪底下没散,当年近卫师团靠武力侵略,现在她靠政治挑衅,本质都是想突破战后秩序,染指中国内政。 尽管日本国内有识之士都在批评高市,可右翼势力还在往前冲,这时候新华社的图片就是给我们自己提醒:别光批政客,更要警惕历史重演。 日本防卫省2025年的预算又涨了,还在买攻击型无人机,马毛岛的美军基地也快建好了,这些动作和当年近卫师团扩编的节奏越来越像。 代代木公园现在看着岁月静好,市民在草坪上晒太阳、散步,可要是右翼真把军国主义的盖子掀开,这片曾经的练兵场,会不会再响起侵略的号角? 新华社没说这些,但图片里的每一棵草、每一条路都在说: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当年近卫师团从这儿出发去杀人,现在高市早苗从国会出发去挑事,我们要是忘了草坪底下的血腥,就可能再吃大亏。 有人觉得“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没必要揪着不放”,可高市早苗的所作所为告诉我们,不是我们想揪着,是人家没打算放下。 她在二战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的节点上跳出来挑衅,就是觉得能翻历史的案,能再从中国身上捞好处。 新华社发这组图片,不是要煽动仇恨,是要唤醒警惕,和平不是靠忘记历史换来的,是靠记住血腥、守住底线换来的。 近卫师团的军旗早没了,但右翼的野心还在;练兵场改成公园了,但侵略的逻辑还在。 我们批高市早苗,不光是批她的言论,更是要打退军国主义的复活苗头,不让代代木公园底下的血腥,再染上今天的土地。 这么看来,新华社这组图片是“无声的檄文”,比骂一万句都管用。 高市早苗以为靠几句狂言就能挑衅中国,可她忘了,我们连她老祖宗当年在哪练兵,都记得清清楚楚,想走回头路,先过了历史这关。 这组图片也是让人警醒历史有多疼,清醒和平有多贵,发现那些看着美好的表象下,可能藏着最致命的危险。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