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组的投降了?”张家界七星山,一场号称“最硬核”的荒野求生赛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十四名选手已在严酷环境中坚持了四十一天,他们用石块取火,用塑料布收集雨水,在饥饿与疲惫中坚守,只为争夺十个决赛席位。然而,在决赛前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打破了原有的节奏,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选手们出现失温风险,生存挑战瞬间演变成生死考验。面对这一突发状况,赛事组委会决定改变原定“十四进十”的规则,宣布所有选手全员晋级决赛,并承诺为每人发放两万元“温暖奖励”。 据悉,2025年10月8日,张家界“七星山·骆驼杯”国际极荒野求生挑战赛第二季在七星山景区露营基地拉开帷幕。 本次赛事,起初有100名选手参加淘汰赛,有10人可以进入决赛圈,而最终获得冠军的人,可以获得20万元奖金。 随着时间推移,陆续有选手退赛,截至11月17日,只剩下14名选手,这意味着,只要再淘汰4人,就可以确定进入决赛圈的名额。 这十四位选手中,有在网络世界已小有名气的户外生存博主“蜜蜂哥”,凭借其丰富的野外知识和实操技巧,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 也有昵称“林北”、“建哥”、“刀疤哥”等充满个性的参与者,更有如“张老六”、“老中医”这般,来自普通工作岗位,却心怀不凡毅力的普通人。 直播镜头下,他们用石头敲击取火,用塑料布收集露水,用坚韧的藤蔓固定栖身的棚架。 网友们的弹幕时而为他们巧妙的技术喝彩,时而为他们遇到的困境揪心。 然而,一股强劲的寒潮侵袭了七星山区域,气温骤然跌破冰点,直降至零度以下。 直播画面中,选手“林北”蜷缩在由石块和塑料布围成的狭小空间里,对着镜头低声说了一句:“真冷,冷得睡不着。” 另一位选手“建哥”则选择了彻夜静坐,他后来解释,是担心在如此低温下睡着,身体核心温度会持续下降,可能“一睡过去,就醒不过来了”。 11月18日清晨,经过紧急而审慎的磋商,赛事方做出了一个打破常规的决定,不再进行淘汰,十四名选手全部直接晋级决赛阶段! 同时,为表彰所有选手在极端天气下展现出的顽强精神,决定在原定奖金之外,为每位晋级选手额外发放两万元人民币,作为“温暖奖励”。 这一举动,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那么,从法律角度,这件事如何看待呢? 1、赛事方与选手之间达成竞技服务合同关系,各方均应该遵守相关赛事规则。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本案中,当选手成功报名并被赛事方接纳时,双方之间的服务合同关系即告成立,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选手依约要遵守比赛规则,在荒野环境中依靠规定装备独立生存,并接受赛事方的管理和监督。 赛事方则要提供符合宣传和约定的赛事平台与基本保障,组织竞赛流程,并严格按照事先公示的规则评定胜负、发放奖金。 所以,任何一方欲变更上述核心规则,原则上都需要与对方协商一致,否则可能构成违约。 2、赛事方变更晋级规则,符合“情势变更”原则,不构成违约。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基础条件发生当事人无法预见、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显失公平时,当事人有权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 本案中,赛事开始前,双方均无法预见在比赛后期第41天七星山会遭遇“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等恶劣天气,此天气变化超出了赛事组织方和选手在订立合同时可预见的正常“商业风险”或“挑战难度”范畴。 如果此时继续严格执行“14进10”的淘汰规则,意味着选手必须在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环境下进行竞争,显然不妥。 赛事方没有简单地解除合同,而是采取了“变更”合同的方式,将全员晋级作为解决方案,避免了在危险环境下进行淘汰赛,符合公平原则。 所以,赛事方不构成违约。 3、赛事方如继续按照原定计划让参赛选手开展赛事,面临重大法律风险。 《体育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应当履行安全保障义务,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条件,制定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等保障措施,维护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 赛事方通过医疗组夜间巡查,及时发现了选手体温接近临界值、出现轻微冻伤等危险信号,此时,赛事方理应采取必要措施,否则将违背对参赛人员的安全保障职责。 具体到本案,赛事方停止在原定环境下的淘汰赛,安排选手下山进入修整期……尽到了一个审慎、负责的组织者应尽的义务。 倘若赛事方为了维护所谓的赛事规则和节目效果,无视极端天气和选手的健康风险,强行继续比赛。 一旦发生选手重伤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赛事方将必然面临巨额的侵权损害赔偿诉讼,其主要负责人甚至可能涉嫌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等刑事犯罪。 对此,您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