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 日本传来消息 11月17日财联社相关报道,高盛在报告中指出投资者担忧日本政府推出超预期刺激方案,“财政风险溢价”正回归,会给日本长期国债和日元带来压力。 市场还担心日本政府可能放弃年度预算收支平衡承诺,且当下市场对财政问题敏感度飙升。哪怕最终政策没那么极端,政策调整过程也可能充满波动。 11月17日当天日本长期国债就遭大幅抛售。2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75%,创下1999年8月以来新高,印证了市场的担忧。 要理解这场风波的严重性,得先搞懂什么是“财政风险溢价”。简单说,就是投资者觉得你这个国家借钱太多、还债风险大,所以再借钱时就得给更高的利息作为“风险补偿”。这就像一个信用记录不好的人去银行贷款,利率肯定比普通人高得多。 日本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作为发达国家中负债率最高的国家,日本政府债务已经超过其GDP的260%,相当于每个日本人背上了超过2000万日元的债务。这么高的债务规模,原本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是过去多年靠着日本央行大量购买国债、实行负利率政策才勉强维持稳定。 但现在情况变了。随着全球通胀高企,日本央行被迫开始调整货币政策,逐步退出负利率。这意味着政府再想借钱,就不能再指望央行“兜底”,只能靠市场投资者。 而投资者看到日本还要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自然会担心:你本来就欠了一屁股债,现在还要继续大手大脚花钱,以后真的还得起吗? 这种担忧直接反映在了国债市场上。11月17日当天,日本2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2.75%,这是近25年来的最高水平。收益率越高,意味着国债价格越低,说明投资者在疯狂抛售日本国债。 这种抛售潮一旦形成,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上涨,政府融资成本急剧上升,形成恶性循环。 更麻烦的是,日元汇率也因此承压。当投资者对一个国家的财政状况失去信心时,就会抛售该国货币,转而持有更安全的资产。近期日元对美元汇率已经跌至150关口附近,创下多年来的低点。 日元贬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日本出口,但也会推高进口成本,加剧国内通胀压力,让日本央行的政策调控更加两难。 日本政府现在陷入了一个“两难困境”:不搞经济刺激,国内经济复苏乏力,甚至可能再次陷入衰退;搞大规模刺激,又会引发市场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导致国债收益率飙升、日元贬值。这种两难背后,其实是日本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的集中爆发。 从历史上看,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后,就一直依赖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来维持经济增长。但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导致债务越积越高,经济陷入“失去的三十年”。现在,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对于全球市场来说,日本财政风险的上升也不是一个好消息。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其国债市场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如果日本国债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很可能会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 咱们可以看看希腊债务危机的例子。2009年希腊政府债务占GDP比例超过120%。市场担忧其偿债能力,导致国债收益率飙升,最终引发主权债务危机。 不仅让希腊经济陷入深度衰退,还波及整个欧元区,引发了长达数年的欧债危机。现在日本的债务问题比当时的希腊严重得多,如果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