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日本容易,难的是打败之后怎么办。我真正担心的不是实力问题,而是咱们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对手下败将总容易心软。 你看历史上,除了反复作死的准噶尔,中华民族对哪个战败民族赶尽杀绝过?明朝对蒙古部落,清朝对少数民族,都是给条活路。这种宽容是美德,但碰到某些民族,反而被当成软弱。 日本这个民族特别拧巴。他们的文字就是明证——既偷汉字,又要改出假名,这种矛盾心理造就了表里不一的性格。刚九十度鞠躬,转身就能拔刀。左宗棠看得透彻:“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表面上客客气气,骨子里从来不服。 最让人警惕的是,他们总标榜最懂中国人。正是这种“懂”,让他们善于利用我们的仁慈。弱时就装可怜,强时就露獠牙。历史上反复证明,对这样的民族,一时的宽容可能换来后患无穷。 咱们的善心很珍贵,但该硬的时候必须硬。否则今天的手下败将,明天就可能卷土重来。记打不记吃的,就得让他记一辈子。


